[发明专利]一种防浪涌抗干扰的通信电路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3524.2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草原;钟仰华;林景达;刘双春;魏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L5/14;H02H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包爱萍;杨泽奇 |
地址: | 361011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中国(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浪涌 抗干扰 通信 电路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浪涌抗干扰的通信电路及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浪涌抗干扰的通信电路,通过设置第一电容CY1实现了通信双方常规电信号的电气隔离,保持了各自电路的独立性,无需做统一参考电平处理,仅需通过第一终端接口进行单根线路通信,简化了电路。通过设置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解决通信双方终端各自静态工作点内部自扰、串扰问题,可以隔离抑制通信电路自身电源工频或外围混入的低频干扰。电路性能稳定,耐受性强,对单线双向通信电路实现电气隔离,防浪涌、抗干扰性能,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浪涌抗干扰的通信电路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电子技术应用中,产品为实现丰富多样操作功能,内部的功能组件之间,需要进行双向通信处理更多数据。当前的I2C,串口或单总线等双向通信方式,对通信双方MCU的硬件配置资源要求较高,成本高。
为实现通信双方参考电平的一致性,往往要求电源共地或增加其他的辅助电路进行转化处理,造成通信线路数量较多,控制电路复杂。这样便使通信双方无法保持各自电路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双方各自静态工作点内部自扰、串扰。搭建通信系统限制较多,通用性差。且极易受外界静电、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或电网波动引起的杂波噪声信号干扰、串扰、浪涌冲击等。容易造成通信信号失真,数据丢失、出错。或对通信电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出现通信中断异常。或者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077016U(公开日期为2011年3月7日)公开的一种双工通信电路及移动通信终端虽然通过采用分立元器件的搭建方式组建双工器实现通讯信号的双向传输,但是未解决电流浪涌和外部干扰的影响,需要改进。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双向通讯电路中存在防浪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浪涌抗干扰的通信电路及设备,一种防浪涌抗干扰的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发送端口、第一接收端口和第一终端接口,所述第一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一接收端口之间依次通过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一终端接口通过第一电容CY1连接至所述第一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之间的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第二发送端口、第二接收端口和第二终端接口,所述第二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接收端口之间依次通过第二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二终端接口与所述第二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之间的节点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接口通过第二电容CY2连接至所述第二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之间的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接口与所述第二终端接口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CY1和所述第二电容CY2均包括nF级电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依次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发送端口,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三电阻R4和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口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相并联的第四电阻R5和第三电容C1,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R4和所述第一接收端口之间的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依次通过第五电阻R7、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二发送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七电阻R9和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端口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相并联的第八电阻R10和第四电容C2,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电阻R9和所述第二接收端口之间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