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83449.X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睿合和物联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0;A01D43/063;A01D43/077;A01D43/14;A01M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安利营 |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is 数据 技术 智慧 管理 平台 | ||
1.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包括GIS智慧林管理平台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GIS智慧林管理平台连接有系统管理模块和GIS分析模块,系统管理块连接有地理信息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地理信息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分别连接有森林模块和互联网模块,森林模块和互联网模块连接有森林指标数据模块和智能监控模块,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箱(2),收集箱(2)的一侧连通有两个烘干箱(3),两个烘干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组件箱(4),两个烘干箱(3)内均设有烘干机构,两个烘干机构包括主动轴(5)、螺杆(6)、第一扇叶(10)、第二扇叶(11)和两个加热块(12),主动轴(5)和螺杆(6)分别与两个烘干箱(3)转动连接,主动轴(5)和螺杆(6)的一端均位于组件箱(4)内,主动轴(5)和螺杆(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7)和第二皮带轮(8),第一皮带轮(7)和第二皮带轮(8)之间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9),第一扇叶(10)和第二扇叶(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主动轴(5)和螺杆(6)固定连接,两个加热块(12)分别设于两个烘干箱(3)内,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箱(13),搅拌箱(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箱(14),螺杆(6)的一端穿过组件箱(4)并延伸至驱动箱(14)的上方,螺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5),驱动箱(1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6),转动轴(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7),蜗轮(17)与蜗杆(15)相啮合,转动轴(16)上固定连接有大齿轮(18),搅拌箱(13)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杆(19)、第二搅拌杆(20)和两个搅拌叶,第一搅拌杆(19)和第二搅拌杆(20)均与搅拌箱(13)转动连接,两个搅拌叶分别与第一搅拌杆(19)和第二搅拌杆(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19)和第二搅拌杆(2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齿轮(21)和第二辅助齿轮(22),第一辅助齿轮(21)和第二辅助齿轮(22)均与大齿轮(18)相啮合,搅拌箱(1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箱(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3),转动柱(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星轮(24),星轮(24)与螺杆(6)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摆板(25),收集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框(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框(26)内转动连接旋转柱(27),旋转柱(2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8),连接板(28)的一端与往复摆板(25)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角度板(29),角度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30),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抽水泵(31),抽水泵(31)的进水口与搅拌箱(13)之间连通有同一个第一抽水管(32),抽水泵(31)的出水口与喷头(30)之间连通有同一个第二抽水管(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4),组件箱(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35),连接转轴(3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6),第二锥齿轮(36)与第一锥齿轮(34)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GIS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林草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轴(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草刀(37),底座(1)的底部设有两个吸罩(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睿合和物联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睿合和物联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4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