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FDM型3D打印机喷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2806.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7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宸晓雨;杨绍斌;李嘉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295;B29C64/35;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fdm 打印机 喷嘴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FDM型3D打印机喷嘴系统,包括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利用螺纹结构连接在加热装置的下端,所述加热装置的上端利用螺纹结构连接在喉管组件的下端,所述喉管组件的上端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上端利用螺纹结构连接有导料接头,料丝依次穿过导料接头、散热组件、喉管组件、加热装置和喷嘴组件的内孔。本发明能便捷地清理零件上堵塞挤料孔的残留料材,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这种分体式结构,既可以通过调整第三组件的数量,来改变3D打印喷嘴系统在Z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通过更换具有不同的第一挤料孔尺寸的喷嘴,以适应不同挤出直径料材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FDM型3D打印机喷嘴系统。
背景技术
FDM型3D打印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喷嘴堵塞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在打印工作结束后未能及时地进行清理,使得喷嘴孔径内的残料固化造成堵塞,二是在挤出机送料时,线材出现折损卡在了喉管中,三是线材杂质在加热熔化时体积膨胀,或者无法熔融,影响喷嘴顺利地出丝,四是熔融态的线材在喷嘴孔径的内壁形成残留,堵塞喷嘴。当喷嘴出现堵塞时,可以通过直接更换新的喷嘴来解决问题,但是却增加了3D打印的成本,也可以选择高温烧蚀,丙酮消溶,或者利用专设工具手工清理等方法,但是耗时费力,不易操作,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喷嘴堵塞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申请号为20162077585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喷嘴清洁机构,利用固定件将设置有清洁孔的擦拭件安装在3D打印机上,移动喷嘴使其插入清洁孔,通过与清洁孔的孔壁接触摩擦起到擦拭清洁的作用。申请号为201820541686.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喷嘴清理功能的3D打印机,能够利用移动装置驱动3D打印机喷头,使得喷嘴接触刮刀,实现正向和反向的二次清理。申请号为201810678306.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喷嘴清理和净化功能的3D打印机,可利用移动组件带动清理组件,将其移至打印头的下方,然后启动电机驱动滑块靠近打印头,使得清理块紧贴打印头,再控制转动组件清理附着在打印头上的残料。但是上述三种清理方法,均不能有效地解决喷嘴孔径内的堵塞问题,同时还增大了3D打印机所占用的空间。申请号为202010344233.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打印喷嘴自动清理装置,通过齿轮齿条配合驱动绕线轮转动,收卷起吊丝,使得钢丝插入喷孔内,清理堵塞的胶丝,然后再放开起吊丝,将喷嘴浸没在清洗液中,清理喷孔内残存的胶丝。该方法虽然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清理工作的危险性,但是仍存在清理效率低、清理不彻底的问题。申请号为201921895926.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清洁喷嘴,该喷嘴利用固定片和焊接片同其他结构相连接,能够有效地阻止热传导,保证铜喷嘴的温度,使得高分子材料不易粘接在喷嘴上。另外,在喷嘴的孔径内设置有挡块,可有效地防止材料滴落。虽然该喷嘴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分子材料的粘接和滴落问题,但是显然增大了喷嘴孔径内出现堵塞现象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FDM型3D打印机喷嘴系统,能够实现喷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可便捷地拆分以清理喷嘴内孔中的残留料材,有效地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FDM型3D打印机喷嘴系统,包括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利用螺纹结构连接在加热装置的下端,所述加热装置的上端利用螺纹结构连接在喉管组件的下端,所述喉管组件的上端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上端利用螺纹结构连接有导料接头,料丝依次穿过导料接头、散热组件、喉管组件、加热装置和喷嘴组件的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2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