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智能调温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0975.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忠;杨照军;金辉;刘超;陈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墙煌彩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田涛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智能 调温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智能调温材料,包括相变点温度为25°的无机相变材料做为芯材,铝箔做为壁材,其工艺步骤如下:(1):将无机相变材料内加入成核剂并放入搅拌器内搅拌15分钟;(2):将(1)中所得混合物同时加入增稠剂和悬浮剂并继续使用搅拌器搅拌15分钟;(3):将(2)中所得混合物内加入改变剂,并通过搅拌器搅拌15分钟;(4):将(3)中所得混合物灌入铝箔制作的壁材中,并将铝箔内部抽真空处理,最终所得成品。本发明无机相变材料中添加成核剂、增稠剂、悬浮剂、改变剂并通过铝箔进行真空封装,从而可以改变无机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提高储热性能和持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智能调温材料。
背景技术
无机相变材料由于其取材方便且价格低廉,潜热储存能力的容积高,高的热导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相变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系统性的研究,有些相变材料还实现了商业化,但在储热性能和持久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这类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冷”和“相分离”现象,使材料的储热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智能调温材料,本发明装置通过在无机相变材料中添加成核剂、增稠剂、悬浮剂、改变剂并通过铝箔进行真空封装,从而可以改变无机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提高储热性能和持久性。本发明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建筑智能调温材料,包括相变点温度为25°的无机相变材料做为芯材,铝箔做为壁材,其工艺步骤如下:
(1):将无机相变材料内加入成核剂并放入搅拌器内搅拌15分钟;
(2):将(1)中所得混合物同时加入增稠剂和悬浮剂并继续使用搅拌器搅拌15分钟;
(3):将(2)中所得混合物内加入改变剂,并通过搅拌器搅拌15分钟;
(4):将(3)中所得混合物灌入铝箔制作的壁材中,并将铝箔内部抽真空处理,最终所得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相变材料为碱及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及醋酸盐等水和盐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成核剂为硼砂其重量占总混合物重量的比例为3%。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聚羧酸,所述悬浮剂为白碳黑。
进一步的,所述改变剂为占总混合物重量比1%的丙烯酸共聚物。
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在无机相变材料中添加成核剂、增稠剂和悬浮剂,可有效提高无机相变材料的浓度,减少结晶颗粒的聚集,使得结晶颗粒可以分散均匀,改变剂的添加有效减少较大结晶颗粒的产生,增大了增稠剂的强度,保证了可逆反应,也提高了结晶颗粒的溶解性,再采用铝箔这样的薄层结构盛装,从而改变无机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提高储热性能和持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用于建筑智能调温材料,包括相变点温度为25°的无机相变材料做为芯材,铝箔做为壁材,其工艺步骤如下:
(1):将无机相变材料内加入成核剂并放入搅拌器内搅拌15分钟;
(2):将(1)中所得混合物同时加入增稠剂和悬浮剂并继续使用搅拌器搅拌15分钟;
(3):将(2)中所得混合物内加入改变剂,并通过搅拌器搅拌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墙煌彩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墙煌彩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0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