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网络定相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9766.4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俊;孙黎新;张利;李燕霞;李华伟;陈志峰;朱孟宗;邵志宏;宋振伟;陈华东;孙振华;吕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8 | 分类号: | G01R29/1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网络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力网络定相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基站、卫星定位系统、主站服务器、手持机、传感器,基站定时采集某一区域线路的相位信号作为标准信号,并上传到主站服务器;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卫星授时或守时;传感器用于采集被测线路数据信号并发送到手持机;手持机向主站服务器申请同一时刻的基站的数据,通过比对两个相位数据,即可计算出所测量线路的真实相位。本发明采用北斗+GPS双模卫星授时系统时间基准,提高了测量精度;采用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并采用服务器中转,解决了远距离测量问题;内置高精度时钟,扩大了使用范围;通过软件算法,可在网络地方进行测量;高压测量部分通过无线传感器进行感应测量,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相位确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网络定相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0kV、35kV等变电站一般距离终端用户距离较远,且有可能经过架空线、电缆等混合线路,从而造成变电站出线侧的ABC相序与用户侧的ABC相序不一致,用户往往也无法真实区分实际的相序,一般只能通过电机正反转来确定顺序,然后假定这是ABC相。长距离架空线,为了各相对地分布电容的平衡,也会进行换相处理,从而导致相序和位置不对应,给相序标注带来困难。以往的相序标注往往采用人工目视,即从变电站出发,沿架空线路人工目视线路,一但经过电缆,便无能为力。
环网柜合环、多线路联合供电时,必须进行核相;一旦接线错误将引起相间短路事故。目前核相设备只能在小范围内核定是否同相,不能测量出具体是ABC哪一相。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网络定相系统,能够对输配电线路进行相序识别和标注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网络定相系统及使用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电力网络定相系统,包括基站、卫星定位系统、主站服务器、手持机、传感器,所述基站定时采集某一区域线路的相位信号作为标准信号,并上传到主站服务器;所述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卫星授时或守时;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被测线路数据信号并发送到手持机;所述手持机向主站服务器申请同一时刻的基站的数据,通过比对两个相位数据,即可计算出所测量线路的真实相位。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包括隔离降压整流整形单元、卫星定位系统单元、基准信号处理单元和上传模块,降压整流整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220V输入的电源,通过降压整流整形单元实现隔离、整流、滤波整形得到工频方波信号,工频方波信号连接基准信号处理单元的一输入端,基准信号处理单元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卫星定位系统单元,用于测量北斗1PPS脉冲,基准信号处理单元将1PPS脉冲与工频方波上升沿的时间,并结合工频的具体值,即可得到该时刻基站测量的相位信号,该相位信号连接至上传模块,用于上传到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卫星定位系统单元为北斗和GPS双模卫星授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信号处理单元为单片机微处理器;所述上传模块为GSM或CDMA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感应单元、滤波整形单元和通信单元,来自感应单元的被测线路的电源通过滤波整形单元后得到工频方波信号,该工频方波信号连接至通信单元,用于无线连接手持机。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单元采用钩式和/或针式设计,钩挂和/或针穿在被测线路上;所述通信单元为无线发送模块,其频率为315 MHz或433MHz。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机包括服务器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比较处理器、传感器信号接收单元和数据显示单元,服务器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存储在服务器上基站测量的相位信号,传感器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工频方波信号,信号比较处理器将基站测量的相位信号与工频方波信号相比对,若两者之差在0±X度之内,则传感器测量的是A相,如在120±X度之内,则测量的是B相,若两者之差在240±X度之内,则测量的是C相,这些信号值由数据显示单元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信号接收单元为GSM或CDMA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筒土分离的筒型基础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头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