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硅光电倍增管的亚微米单光子量级微小光斑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9574.3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青;杨亚贤;曹馨悦;张晨;刘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J1/4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电倍增管 微米 光子 量级 微小 光斑 测量方法 | ||
1.基于硅光电倍增管的亚微米单光子量级微小光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方法基于的装置包括放置硅光电倍增管(11)的纳米位移台(5),纳米位移台(5)依次电连接有纳米位移台驱动器(4)和计算机(12);纳米位移台(5)的下方设置有光路正对硅光电倍增管(11)的显微物镜(10),显微物镜(10)下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有针孔透光片(9)和倾斜的激光分束镜(8),激光分束镜(8)的一侧沿光路方向设置有激光头(7),激光头(7)电连接有皮秒脉冲激光驱动器(6);还包括均与硅光电倍增管(11)连接的稳压电源(1)和高速低噪声放大器(2),高速低噪声放大器(2)的另一端连接有数字示波器(3),数字示波器(3)的另一端连接至计算机(12);该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硅光电倍增管(11)放在电磁屏蔽盒内,光敏面朝下放置在纳米位移台(5)上;
步骤2、在激光分束镜(8)与显微物镜(10)之间的光路上水平放置中心开孔的针孔透光片(9);
步骤3、皮秒脉冲激光驱动器(6)使激光头(7)照射皮秒激光束,经激光分束镜(8)分束通过显微物镜(10)使皮秒激光束在硅光电倍增管(11)的表面聚焦成光斑;
步骤4、通过稳压电源(1)向硅光电倍增管(11)供电,使其达到盖革雪崩模式,输出的雪崩脉冲信号先经高速低噪声放大器(2)进行信号放大,再输入数字示波器(3)获取脉冲计数率;
步骤5、用计算机(12)的程序控制纳米位移台驱动器(4)使纳米位移台(5)移动,获取不同位置的脉冲计数率分布;
步骤6、用计算机(12)上获取的不同位置脉冲计数率分布与硅光电倍增管(11)中雪崩二极管单元的形状函数做反卷积运算,将反卷积运算结果进行贝塞尔函数拟合得出光斑尺寸信息;通过做反卷积运算得到聚焦激光光斑相对光强的空间分布函数f(x,y),通过公式(1)表示为:
f(x,y)=F-1{F(fx,fy)} (1)
式(1)中,x,y为垂直于光束传播方向光束腰截面内的坐标,F-1{F(fx,fy)}为f(x,y)的傅里叶逆变换形式,F(fx,fy)是f(x,y)的傅里叶变换形式,通过公式(2)表示为:
F(fx,fy)=H(fx,fy)/G(fx,fy) (2)
式(2)中,H(fx,fy)、G(fx,fy)依次通过公式(3)、(4)表示为:
式(3)和式(4)中,L0为扫描的空间范围,H(fx,fy)为脉冲计数率分布函数h(x,y)的傅里叶变换形式,G(fx,fy)为雪崩二极管单元的形状函数g(x,y)的傅里叶变换形式,i为虚数单位,e为自然底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光电倍增管的亚微米单光子量级微小光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针孔透光片(9)的中心开有孔径不超过100微米的针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光电倍增管的亚微米单光子量级微小光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通过皮秒脉冲激光驱动器(6)调节皮秒激光束的强度,使硅光电倍增管(11)雪崩的计数率低于皮秒激光束重复频率的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硅光电倍增管的亚微米单光子量级微小光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秒激光束的重复频率为1-100兆赫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5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压测量优化方法、系统及介质
- 下一篇:接口调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