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9186.5 | 申请日: | 202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陈立恒;宋伟杰;朱庆凯;李建平;武思宇;刘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谢子奇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地下室 降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地下室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基于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对地下水进行控制性抽排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搭建抽排降水结构;流量标定试验;反向冲淤装置自动化控制;排降水自动化施工。其中,抽排降水结构包括井管、固定器、反向冲淤装置、法兰、控制阀门、压力计、增压泵、排水系统;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通过法兰连接,管井中填充有滤料,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的法兰内部设置有滤网。本发明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增压泵、压力计等设施实现对既有地下室高水位进行主动抽排,可以实现有效降低地下室水位,且保证细颗粒不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降水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越发的稀缺,而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普遍和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建筑大量配备了地下室做为车库、储藏室等,甚至地下住房、地下超市等也大量存在,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保证干燥健康的环境,地下室的防水排水成为了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因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位于地面以下,经常受地下水的侵蚀,因此防水和防潮措施是地下室构造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技术中通常是通过铺设防水材料来防止水渗透出地下室的地面。但是,在水分过多的地下室内,仅仅通过防水材料来防止渗水的效果很不好,地下室内依然处于很潮湿的状态,而且当有地下水在混凝土侧墙外积聚时,将与混凝土侧墙产生较大的水压,使得地下室因外界水压过大而发生渗水现象。因此,为了保证既有地下室的干燥环境,需要对地下室周边的水体进行抽排,故本发明提出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增压泵、压力计等设施实现对既有地下室高水位进行主动抽排,可以实现有效降低地下室水位,且保证细颗粒不流失。
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对地下水进行控制性抽排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抽排降水结构;
抽排降水结构包括井管、固定器、反向冲淤装置、法兰、控制阀门、压力计、增压泵、排水系统;所述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通过法兰连接,管井中填充有滤料;所述反向冲淤装置与增压泵之间连接有竖向管道、弯折管道、水平管道;所述竖向管道与弯折管道之间、弯折管道与水平管道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增压泵与排水系统之间连接有水平管道与法兰;所述反向冲淤装置设置有压力计、流量计、控制阀门、反向冲淤阀门;所述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的法兰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管井与集水坑中的底板表面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器,固定器上部为法兰底盘,固定器下部为楔形中空结构,嵌套于管井外侧,固定器上部通过膨胀螺栓与集水坑中的底板连接,固定器下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橡胶垫;
步骤2:流量标定试验;
对抽排降水结构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前更换管井中的滤料;在管井底部泵送不同压力、不同流量的水,过程中采用流量计对反向冲淤装置内的水流量进行监测,获取初始状态下泵送水压力与监测水流量的对应关系数据集A;
步骤3:反向冲淤装置自动化控制;
反向冲淤装置中的控制阀门保持关闭状态,当压力计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采用流量计持续监测反向冲淤装置中的水流量;以打开控制阀门时刻的压力计监测的压力为基准压力,参照数据集A,获取基准压力对应得基准水流量;若打开控制阀门后的初始水流量大于或等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保持既有状态不变;若打开控制阀门后的初始水流量小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进行反向冲淤操作,关闭控制阀门,打开反向冲淤阀门并采用高压水对井管进行反向冲刷设定时间后关闭反向冲淤阀门;若当压力计持续小于泄压预警值时,则不大于30天对井管进行1次反向冲淤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杯盖机用堆叠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对既有地下室进行抽排降水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