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絮凝反应装置及絮凝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9057.6 | 申请日: | 202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峡;余云飞;赵二华;郑界;陈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子飞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反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及絮凝池,包括絮凝组件和提升搅拌机构,所述絮凝组件至少包括导流筒和导流罩;所述导流筒设置于絮凝池内且具备一反应腔,所述导流筒上还开设有连通反应腔的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所述提升搅拌机构至少包括驱动源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置于反应腔内并由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敞口用于与絮凝池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导流筒具有第二敞口一端,且所述导流罩与第二敞口的周缘之间存有第一液流间隙,进一步提高絮凝效果,降低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反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及絮凝池。
背景技术
絮凝反应是混凝沉淀工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污水处理流程中重要的一环,污废水中存在的细微颗粒物、胶体等因表面电荷导致的静电斥力等原因,在水体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难以依靠自然沉淀从水中去除,只能通过混凝沉淀工艺打破稳定状态,完成颗粒胶体的聚集、沉降;混凝工艺包括凝聚和絮凝两部分。
凝聚反应:向水体中投加带大量正电荷的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通过压缩双电层或电中和等机理使水体中的颗粒物及胶体脱稳,提供相互碰撞聚集的基础条件。
絮凝反应:向水体中投加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利用吸附架桥、网捕卷扫等机理,使脱稳的颗粒物、胶体团聚成较大较重的大粒径矾花,从而可以依靠重力从水中自然分离。
常规污水处理中混凝反应池以机械搅拌为主,以高密度沉淀池为例,其絮凝池常设置导流筒,导流筒内由于轴流搅拌机作用,携带脱稳颗粒的废水在筒内以较快速度向上流动,与絮凝剂、作为晶核的回流污泥快速混合,离开导流筒后经由导流筒与池壁间空间向下推流,搅拌机能量分散,完成慢速絮凝,保证絮体的增大、密实,再由池底进入导流筒内循环流动;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常规导流筒结构,絮凝池内部颗粒、胶体、药剂等混合效果较差,絮凝效果未达到最佳,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絮凝效果,降低资源浪费,需要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及絮凝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絮凝反应装置及絮凝池,能够进一步提高絮凝效果,降低资源浪费。
本发明的絮凝反应装置及絮凝池,包括絮凝组件和提升搅拌机构,所述絮凝组件至少包括导流筒和导流罩;所述导流筒设置于絮凝池内且具备一反应腔,所述导流筒上还开设有连通反应腔的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所述提升搅拌机构至少包括驱动源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置于反应腔内并由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敞口用于与絮凝池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导流筒具有第二敞口一端,且所述导流罩与第二敞口的周缘之间存有第一液流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敞口的口径不大于第二敞口的口径,所述反应腔为径向封闭的连续腔,所述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分别位于反应腔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反应腔为由第二敞口沿轴向朝向第一敞口逐渐缩口的锥形腔。
进一步,所述导流罩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敞口顶部的挡板,所述挡板沿径向的周缘朝向导流筒设置方向延伸形成阻挡壁,使得所述阻挡壁与挡板之间形成扣合于第二敞口的回流腔,所述第一液流间隙即形成于回流腔与第二敞口的周缘之间,所述挡板上具有液流通道。
进一步,所述回流腔的轴向尺寸与反应腔的轴向尺寸的比值范围为0.5~1:1。
进一步,所述进水端与第一敞口的周缘之间存有第二液流间隙。
进一步,所述导流筒和导流罩均固定于絮凝池本体上,所述絮凝组件为若干组,若干组絮凝组件沿进水端的水流方向间隔布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本体、絮凝剂加药管、进水管、污泥回流管和所述的絮凝反应装置,所述絮凝池本体上形成有絮凝腔室,所述絮凝剂加药管和污泥回流管均连通至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敞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封堵三通塞堵
- 下一篇:轴承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凝结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