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温升实验集风口结构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7315.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勇;张耿斌;李艳飞;张滔;周靖钧;蒋兴良;刘珮瑶;李昭红;吴达;邓茂村;吕泽敏;陈彦廷;潘巧;雷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9/02;G06F1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秋梅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实验 风口 结构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温升实验集风口结构及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流场场源外形尺寸,确定单集风口入口面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验输电线路外形尺寸,确定单集风口出口面形状和尺寸;根据单集风口入口面和出口面形状和尺寸,确定连接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和出口面的单集风口壁面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单集风口入口面、出口面和壁面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单集风口构成组件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流场场源风速,确定单集风口的材料类型;根据实验输电线路长度走向,确定单集风口的组合方式。本发明技术方案将多个单集风口组合,形成组合式集风口,通过组合式集风口对实验空气场源进行风力集中,并输出均匀稳定且可控的空气流场,提高了温升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温升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输电线路温升实验集风口结构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会因老化、腐蚀等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致使线路运行时局部线路接触电阻过高,进而引发不正常的温升,而外掠导线风速、风向会严重影响上述温升,使导线外表面红外热像图谱产生较大误差,给基于导线外表面红外热像图谱原理的红外热像巡检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因此,需要在实验室进行输电线路温升实验,以确定输电线路在不同稳定空气流场下的温升特性,为获得稳定流场则需要使用集风口或风洞。
现有集风口多是外形尺寸较大,且尺寸固定的大型仪器,成本较高;部分小型集风口(如鼓风机等)受功率及出口口径限制而无法适用于输电线路温升实验;输电线路温升实验时,实验线路多为数十米长、首尾相接的环形,大型固定式集风口或风洞难以精确控制各部分导线的受风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温升实验集风口结构及设计方法,应用所述设计方法设计单集风口,根据实验输电线路走向将多个单集风口进行组合,形成组合式集风口,通过组合式集风口对实验空气场源进行风力集中,并输出均匀稳定且可控的空气流场。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温升实验集风口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流场场源外形尺寸,确定单集风口入口面的形状和尺寸;
根据实验输电线路外形尺寸,确定单集风口出口面的形状和尺寸;
根据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和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单集风口壁面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单集风口壁面连接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和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
根据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出口面和壁面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单集风口构成组件的形状和尺寸;
根据所述流场场源的风速,确定所述单集风口的材料类型;
根据所述实验输电线路的长度走向,确定所述单集风口的组合方式。
优选地,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不小于且覆盖所述流场场源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为矩形;
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高度大于所述实验输电线路直径的2倍。
优选地,所述单集风口壁面连接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和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后,形成围合体;
在所述围合体上,通过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与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各自对称中心轴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单集风口入口面和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
优选地,所述单集风口构成组件包括:壁面板、壁面连接件、滤风网;
所述壁面板与所述壁面连接件固定连接后,构成所述单集风口壁面;
所述滤风网位于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并与所述壁面板和所述壁面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滤风网面积不小于所述单集风口出口面面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滤风网至少为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7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