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具类别识别方法及智能烹饪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5327.6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任迪;张卫东;陈勇;王安辉;蒋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柴艳波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别 识别 方法 智能 烹饪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锅具类别识别方法及智能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光信号;确定所述光信号是否为由所述锅具反射回的反射光信号;所述光信号为反射光信号时,基于所述光信号识别所述锅具所属的类别。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智能烹饪设备具有自主识别锅具所属类别的功能,从而也就能够使得智能烹饪设备实现自动启动与锅具所属类别适配的烹饪模式、向用户推荐与锅具适配的数字化菜谱等,这利于提高智能烹饪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类别识别方法及智能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例如,智能烹饪设备。一台智能烹饪设备通常会标配多个功能锅具,如炒锅、蒸锅等。
一台智能烹饪设备之所以搭配多个不同类型的锅具,目的在于不同类型的锅具可用于烹饪不同美食。实际使用时,需用户在智能烹饪设备的操作面板上选择与锅具类型相适应的烹饪模式。但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因用户操作失误或记忆错误而选择错误的烹饪模式,从而导致烹饪失败或烹饪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锅具类别识别方法、以及智能烹饪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锅具类别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光信号;
确定所述光信号是否为由所述锅具反射回的反射光信号;
所述光信号为反射光信号时,基于所述光信号识别所述锅具所属的类别。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设备。该智能烹饪设备包括:
锅具;
基座,其上设置有光接收器,用于接收光信号;
处理器,与所述光接收器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接收器获取光信号;确定所述光信号是否为由所述锅具反射回的反射光信号;所述光信号为反射光信号时,基于所述光信号识别所述锅具所属的类别。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光接收器,在利用光接收器获取到光信号后,若确定出光信号为由锅具反射回的反射光信号时,能够基于光信号识别出锅具所属的类别。可见,本申请方案能够使得智能烹饪设备具有自主识别锅具所属类别的功能,从而也就能够使得智能烹饪设备实现自动启动与锅具所属类别适配的烹饪模式、向用户推荐与锅具适配的数字化菜谱等,这利于提高智能烹饪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利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上的防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上的用于安装霍尔元件的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上设置的多个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上设置的多个接触点对应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锅具所属类别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锅具所属类别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5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