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颌式急救气道开放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4787.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栋;刘业成;刘继海;朱姝姮;张挺;柴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沣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25 | 代理人: | 赵立勇 |
地址: | 10000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颌式 急救 开放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托颌式急救气道开放器,解决了目前人工托举下颌开放气道,长时间易增加人员疲劳度的问题,其包括调节横杆,所述调节横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杆,支杆下端连接有接触片,接触片一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拉杆,调节拉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托,本发明,相比于传统人工托颌开放气道,该装置能够夹持在颧骨和下颌处,使得下颌托举开放气道,且持续时间长,有效的避免人工长时间托举开放气道增加疲劳度,同时该装置使用方便;该发明通过该调节横杆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相向运动,从而调节装置的横向宽度,以适应不同脸型病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托颌式急救气道开放器。
背景技术
开放气道是病人呼吸心跳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步骤;也是所有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插管前预氧合过程中的必要步骤。一般临床上可采用两种方式手法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和双手托颌法。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具体的方法是:操作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后仰,另一手的食、中两指抬起下颏,使患者的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具体的方法是:用双手的拇指按住患者双侧颧骨,用中指和无名指把下颌角向上托起,以通畅气道。其中双手托颌法打开气道更确切,且对仰头抬颏法不能使用的颈椎损伤的患者也适用,但更耗费人力。
这两种手法开放气道,优点是可以迅速解除由于肌肉松弛和舌根后坠造成的上气道阻塞,缺点是气道开放不完全,持续时间不长,若后续的气管插管不顺利,则急救人员很容易疲劳导致动作变形从而降低气道开放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托颌式急救气道开放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模仿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的原理,提供托颌式急救气道开放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人工托举下颌开放气道,长时间易增加人员疲劳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托颌式急救气道开放器,包括调节横杆,所述调节横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杆,支杆下端连接有接触片,接触片一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拉杆,调节拉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托片。
优选的,所述调节横杆包括调节轴,调节轴中部固定套接有转动套,调节轴左侧螺纹套接有第一杆体,第一杆体一端连接有第一U型块,第一杆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调节轴左侧位于第一容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轴右侧螺纹套接有第二杆体,第二杆体一端连接有第二U型块,第二U型块套设于第一U型块外部,第二杆体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调节轴右侧位于第二容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轴外端两侧均开设有外螺纹,且两侧的外螺纹角度关于转动套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调节拉杆包括半圆杆,半圆杆上端均匀连接有卡齿,半圆杆外端套设有半圆套杆,半圆套杆内壁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上端均匀连接有导向条,半圆杆下端均匀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条和导向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半圆套杆靠近端口处上端开设有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内壁一侧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下端靠近边缘处连接有限位齿,限位齿与卡齿卡接。
优选的,所述半圆套杆靠近端口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内壁一侧连接有连接条,连接条一端连接有释放齿,释放齿一端与限位齿接触,连接条另一端连接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调节横杆与支杆、连接杆和调节拉杆、调节拉杆和托片之间均通过调节螺栓组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片下端连接有衬垫,衬垫为柔性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相比于传统人工托颌开放气道,该装置能够夹持在颧骨和下颌处,使得下颌托举开放气道,且持续时间长,有效的避免人工长时间托举开放气道增加疲劳度,同时该装置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聚酰亚胺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荔枝转基因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