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端子裁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4559.X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贤;林瑾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沅呈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0 | 分类号: | B21D28/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郭涵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龙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端子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连续端子裁切系统,包括至少一连续端子裁切机,包括外箱体、第一驱动装置和摇摆机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设置于外箱体内的摇摆机构以使其截断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判断模组,用以连接至少一连续端子裁切机,判断端子裁切机所加工的产品是否需要进行品管和后加工出货;品管模组,连接裁切机、判断模组,用于对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进行误差检验,收集品管数据;后加工对接与出货模组,连接品管模组,用于对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的再加工或自动出货包装;服务器,连接至少一连续端子裁切机、品管模组和后加工对接与出货模组,用于控制各模组工作并收集相应数据。该系统实现了待裁端子的自动化加工检测出货工艺,便于实现量产和管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裁切生产的技术领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连续端子裁切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材料加工制造流程,如半导体(材料)、金属、塑料、线材等,其生产线是由一连串的特定功能设备所建立,这些设备一般为工厂用的大型设备,需要在工厂中建立完整生产线,这些设备乃至整条生产线才能够完整投入使用,而针对较小、较简易的生产线,或是产品较为多样的生产线,在对应新产品量产的流程与速度上,反而容易因为现有生产设备而受阻。
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裁端子(Pin)的设备类型来看,传统裁端子(Pin)设备为大型设备,其裁端子(Pin)效率虽高,但是往往只能对应一种材料、设备做裁端子(Pin),同时维护成本高,且生产线建置完成后,进行设备汰换或调整的时间与成本高。
另外从系统的角度上切入:裁端子(Pin)设备尚未智能与系统化,裁端子(Pin)机通常是材料进入完成阶段所使用的设备,但往往完成裁端子(Pin)的材料,仍旧需要传统人工做品质管控,因为缺乏数据化与资料收集的功能,导致裁端子(Pin)完成的材料,到能符合品质的材料,仍有一段无法数据化的落差。
现有技术中的裁端子(Pin)设备一般需要固定于工作台,设备体积较大,不具有便携性,且不具备联网资讯云运算的功能,难以实现自动品管监控与追踪,使得其在实用性大打折扣,此乃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裁pin设备一般需要固定于工作台,设备体积较大,不具有便携性,且不具备联网资讯云运算的功能,难以实现自动品管监控与追踪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续端子裁切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续端子裁切系统,包括至少一连续端子裁切机,包括外箱体、第一驱动装置和摇摆机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设置于外箱体内的摇摆机构以使其截断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判断模组,用以连接至少一连续端子裁切机,判断端子裁切机所加工的产品是否需要进行品管和后加工出货;品管模组,连接裁切机、判断模组,用于对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进行误差检验,收集品管数据;后加工对接与出货模组,连接品管模组,用于对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的再加工或自动出货包装;服务器,连接至少一连续端子裁切机、品管模组和后加工对接与出货模组,用于控制各模组工作并收集相应数据。该系统集成裁切机、品管模组、后加工对接或自动出货模组,实现了待裁端子的自动化加工检测出货工艺,便于实现量产和管控。
优选的,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包括连续端子和料杆,连续端子和料杆包括半导体、金属、塑料或线材。本系统可实用不同类型端子的加工工艺。
优选的,外箱体的上部一端具有一缺口,另一端设置有握把,缺口上设置有可开合的掀盖,缺口一侧的外箱体设置有与摇摆机构对应的裁端子出料口。该结构的连续端子裁切机体积较小,具有便携移动性。
进一步优选的,缺口处设置有待裁端子的产品或材料的进料口和导轨机构,导轨机构的靠近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行误差检测的光电感测装置。凭借该设置能够实时获悉出料情况。
进一步优选的,导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控制驱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为步进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沅呈自动控制有限公司,未经沅呈自动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氧丝废丝收集装置
- 下一篇:通信方法、协议转换装置和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