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化改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离子型聚合物中间膜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4072.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请求不公布姓名;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8/44 | 分类号: | C08F8/44;C08F210/02;C09J7/10;C09J123/26;B32B17/10;C03C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地址: | 276806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厦门路以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化 改性 乙烯 丙烯酸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离子 聚合物 中间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化改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离子型聚合物中间膜及应用,属于安全玻璃领域。本发明采用乙酰丙酮锌辅助氢氧化锌或氧化锌离子化改性乙烯‑丙烯酸类聚合物,乙酰丙酮锌同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有效充当锌离子的传递桥梁,实现了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离子化改性。反应简单易行,且由于乙酰丙酮锌性质稳定,用量少,且同共聚物具有极好的相容性,因而不会给材料性能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本发明的改性方法制备的离子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新型中间膜并进一步应用于生产夹胶安全玻璃。所生产的夹胶安全玻璃的透明度好、雾度低、耐水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化改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离子型聚合物中间膜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属于安全玻璃中的一种,其通常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再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有机聚合物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常用的有机聚合物中间膜主要有EVA中间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VB中间膜(聚乙烯醇缩丁醛)、SGP中间膜(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型共聚物)、TPU中间膜(聚氨酯弹性体)。SGP夹胶玻璃整体性好,SGP中间膜的撕裂强度是PVB中间膜的5倍,由于其通常采用无机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对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进行离子化改性,如氢氧化钠、氧化锌等,反应物相容性差,极易因反应不均匀不充分导致最终的夹胶玻璃产品雾度升高,特别是采用氧化锌或乙酸锌进行离子化反应,尽管锌离子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使得离子膜强度及对玻璃黏附性都有明显改善,但其极易导致产品雾度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需要在反应过程中添加大量丙烯酸类单体去以改善金属化合物同聚合物的相容性,从而导致材料耐水热性下降,制备的夹胶玻璃膜边缘耐水性差。即现有技术中的改性方法存在雾度和耐水性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化改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离子型聚合物中间膜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离子化改性方法不会造成雾度升高及耐水热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进行离子化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乙酰丙酮锌和锌化合物混合,进行离子化改性反应,所述锌化合物为氧化锌和/或氢氧化锌。
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为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中丙烯酸类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30wt%。
优选地,所述乙酰丙酮锌的用量为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中羧酸官能团的摩尔量的2~10%。
优选地,所述锌化合物与乙酰丙酮锌的摩尔比为2~7:1。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110~260℃。
优选地,所述离子化改性反应的温度为110~260℃,时间为0.5~7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离子化改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离子型聚合物中间膜,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离子化改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离子型聚合物中间膜在夹胶安全玻璃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盛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