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1498.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余尔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笨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万珠明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链路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包括压测准备模块、请求发起模块、执行机、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按下述步骤进行:S1:压测准备模块压测前准备压测数据,根据压测端的数量进行切割生成新的数据;S2:请求发起模块向执行机发起数据下载和压测请求,执行机向压测端发送压测请求;S3:在压测端执行压测请求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压测端的资源和调用数据采集;S4: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聚合,数据分析模块根据聚合的数据进行压测分析。本发明可以从请求发起端到压测端逐层深入快速精确的定位到存在性能问题的服务方法和对应的代码行,高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压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系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链路压力测试是基于实际生产业务场景和系统环境,模拟海量的用户请求和数据对整个业务链进行压力测试,并持续调优的过程。目前,业务场景越发复杂化,在整个业务链中,不同应用服务之间关联性越来越密切,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目前在相关链路压力测试方案中,基本都只是对系统发起压测,每个环节产生的数据散落在各个系统中,性能分析通常由压测人员、运维人员和研发人员合作进行关联性分析出问题根因,没有做到压测和分析一体化,导致压测成本和进度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本发明可以从请求发起端到压测端逐层深入快速精确的定位到存在性能问题的服务方法和对应的代码行,高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压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包括压测准备模块、请求发起模块、执行机、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并按下述步骤进行:
S1:压测准备模块压测前准备压测数据,根据压测端的数量进行切割生成新的数据;
S2:请求发起模块向执行机发起数据下载和压测请求,执行机向压测端发送压测请求;
S3:在压测端执行压测请求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压测端的资源和调用数据采集;
S4: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聚合,数据分析模块根据聚合的数据进行压测分析。
上述的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所述的压测分析还包括链路感知和jvm分析,在压测端执行压测时提供由请求发起模块到压测端逐层的分析能力,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A、执行压测前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配置压测指标预期值;所述预期数值包括压测端指标和被测服务资源指标,压测端指标包括平均响应时间、失败数和每秒成功请求数;被测服务资源指标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读写速度、网络读写速度和丢包率;
B、压测过程中实时判定每个请求的指标数据是否超出配置的预期值,如果超出随即触发告警,根据告警触发性能瓶颈点分析;
C、性能瓶颈分析流程为先查看最近5分钟的请求点图分布找出明显不符合预期的链路,查看链路中的每个节点的耗时排行,对最耗时节点触发对应服务进程分析。
前述的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通过告警从压测端角度判断请求是否存在性能问题:压测端告警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以当前时间为基准,查询最近30秒的均值是否全部超过告警值,如果超出则发出告警;其中两次告警间隔需要大于10分钟;告警方式是通过告警判断服务会把告警信息存储到三方缓存,告警数据通过消息中间件实时推送到数据分析模块。
前述的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所述告警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告警对象、告警指标、期望值、实际值和请求的traceID;
其中tradceID的获取方式是在压测开始前把告警配置发送到执行机上,执行机对每个超出阈值的请求记录每秒记录一个traceID传递到数据分析模块。
前述的全链路式的压测方法,步骤S4中,数据聚合包括请求数据聚合和链路数据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笨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笨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1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