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71201.1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黄健飞;周爱华;王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2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针床横编 织机 编织 圆筒 双层 提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的方法,方法如下:采用前后针床交错分别隔针编织形成提花面层,提花底层的编织通过翻针借相对针床针位来实现。本发明实现了圆筒双层提花编织在双针床横编织机上的实现,拓展了提花的应用范围,并为三维成型编织技术引入双层提花提供了参考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由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提花花型是不同色彩的纱线通过编织动作变化而在织物正面形成花型图案的编织技术,目前提花主要为双层组织,在横编织机编织花型中较为流行。
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组织,是将前针床编织组织与后针床编织组织连接并持续编织形成,目前基本上均为单层织物。
双层提花的编织需要借助前后针床同步编织,因此目前无法实现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组织,大大缩小了提花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由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的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由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采用前后针床交错分别隔针编织形成提花面层,提花底层的编织通过翻针借相对针床针位来实现;
步骤1)、通过前后针床错开1隔1出针的方式进行圆筒单面编织;
步骤2)、以第1步的圆筒单面编织作为前后针床双层提花的面层,然后前后针床分别错开进行1隔3双层起针作为双层提花的底层;
步骤3)、前后针床提花底层线圈编织结束后,立即将该线圈移至相邻对面针床的空针位上,以便对面针床的正常编织;
步骤4)、下一行编织时,将第3步移走的提花底层线圈还原,继续重复第3步编织;
步骤5)、需要呈现的颜色作为面层进行1隔1编织,不需要呈现的颜色作为底层进行1隔3编织;
步骤6)、圆筒双层提花编织完成后,需要切换为圆筒单面,将提花底层线圈编织结束后,移至面层线圈;
步骤7)、圆筒单面编织进行收尾。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现了圆筒双层提花编织在双针床横编织机上的实现,拓展了提花的应用范围,并为三维成型编织技术引入双层提花提供了参考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编织制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由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的方法,方法如下:
采用前后针床交错分别隔针编织形成提花面层,提花底层的编织通过翻针借相对针床针位来实现。
一种由双针床横编织机编织圆筒双层提花的方法,
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前后针床错开1隔1出针的方式进行圆筒单面编织。
步骤2)、以第1步的圆筒单面编织作为前后针床双层提花的面层,然后前后针床分别错开进行1隔3双层起针作为双层提花的底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1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