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和取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71097.6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耿凯;荣庆玉;王晓磊;赵如杰;任君;李连召;张峰;李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4 | 分类号: | H02J9/04;H01H71/08 |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程强强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装置 安装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和取电方法,包括断路器本体;馈线终端电连接于断路器本体并且用于控制断路器本体的分闸和合闸;主供电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馈线终端电连接,电流互感器将高电压转换成馈线终端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并传输给馈线终端;备用供电模块,包括储能单元和与储能单元电连接的变压器室,其中储能单元设置在断路器本体上并用于储存电能,变压器室与馈线终端电连接,变压器室用于将储能单元取得的高电压转换成馈线终端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并传输给馈线终端。本发明实施例的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和取电方法能够提高柱上断路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涉及断路器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和取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化电气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一二次设备之间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对此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电气设备的一二次融合,力图打破现有电气设备格局。
传统的柱上断路器由断路器本体、馈线终端和电压传感器三部分组成,组成繁琐,引线较多,安装复杂,不符合智能化设备的要求,并且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时,断路器与馈线终端将失去电源,只能将电压互感器拆下来更换,工作量大,且必须长时间停电,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和取电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和取电方法方案,旨在提高柱上断路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该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包括断路器本体、馈线终端、主供电模块以及备用供电模块。
馈线终端电连接于所述断路器本体并且用于控制所述断路器本体的分闸和合闸;主供电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馈线终端电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将高电压转换成所述馈线终端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并传输给所述馈线终端;备用供电模块包括储能单元和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的变压器室,其中所述储能单元设置在所述断路器本体上并用于储存电能,所述变压器室与所述馈线终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室用于将所述储能单元取得的高电压转换成所述馈线终端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并传输给所述馈线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芯、介质层、进线端子、出线端子以及法兰环,其中所述介质层包括交替缠绕于所述电芯外部的绝缘介质层和铝箔层,所述进线端子和所述出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电芯,所述法兰环套设在所述介质层的外部,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法兰环与所述断路器本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所述断路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法兰环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断路器本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所述储能单元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均与所述馈线终端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还包括: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分别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和所述变压器室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用于检测所述主供电模块和备用供电模块的电压值,并且检测到主供电模块的电压值不足时,所述电压比较器启动所述备用供电模块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上断路器取电装置,还包括:电压互感器,所述馈线终端通过所述电压互感器与所述断路器本体电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用于将馈线终端的电压转换成所述断路器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将传输给所述断路器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1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