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数据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8600.2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年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42;H01B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付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数据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干扰数据电缆,包括圆柱形的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记忆棉安装架、外屏蔽层、外壳、相变微胶囊和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有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加强护套,设于所述加强护套之内的内屏蔽层,设于所述内屏蔽层之内的多根导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外壳内侧设置外屏蔽层能有效防止电缆本体之间相互干扰;通过记忆棉安装架能有效防止缆芯受到挤压变形,通过加强护套能有效防止导线受到挤压变形;通过在记忆棉安装架内填充相变微胶囊给缆芯散热,散热效果好;通过内屏蔽层能有效防止缆芯之间相互干扰;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有效防止缆芯受到挤压变形,散热效果好,延长了线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干扰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工业还是人类的日常生活,均向着电气化的方向发展,线缆在工业以及电力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现有的线缆结构包括多根导体、包覆在每个导体外面的绝缘层、编织层以及护套等几个部分构成;数据电缆主要应用于小区和商务大楼的网络布线;由于数据光缆主要用于信号数据的传递,因此其实际的抗干扰性能必须优于其他普通线缆,优于信号线缆正常使用中,会设置到外界压力的作用,产生大量的不规则形变,这种形变在正常情况下,会对内部实际的缆芯造成变形挤压,从而导致线缆数据传输的性能造成影响,同时长期的形变,还会造成内部缆芯出现不可恢复的应力损伤,从而导致实际的数据线缆整体损伤,严重影响数据线缆的正常使用;此外,由于数据电缆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现有的数据电缆散热效果差,缩短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有效防止缆芯受到挤压变形,散热效果好,延长了线缆使用寿命的抗干扰数据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干扰数据电缆,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圆柱形的电缆本体,设于所述电缆本体最内侧的记忆棉安装架,设于所述记忆棉安装架之外的外屏蔽层,设于所述外屏蔽层之外的外壳,所述记忆棉安装架内填充有相变微胶囊,所述记忆棉安装架中设有多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有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加强护套,设于所述加强护套之内的内屏蔽层,设于所述内屏蔽层之内的多根导线。
进一步,所述安装腔至少设有四个,至少四个所述安装腔以所述电缆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
进一步,所述外屏蔽层由多层编织铁镍合金丝粘接制成,所述内屏蔽层由双层铝箔复合带制成。
进一步,所述相变微胶囊包括微胶囊壁和微胶囊芯,所述相变微胶囊为截面呈环形的中空球形结构,所述微胶囊芯设置于所述微胶囊壁的内腔内。
进一步,所述微胶囊芯由相变材料制成,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介于15~35℃之间。
进一步,所述微胶囊芯的外径与所述微胶囊壁的内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微胶囊壁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
进一步,所述相变微胶囊的粒径为2~8μm。
进一步,所述加强护套为防挤压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外壳内侧设置外屏蔽层能有效防止电缆本体之间相互干扰;通过记忆棉安装架能有效防止缆芯受到挤压变形,通过加强护套能有效防止导线受到挤压变形;通过在记忆棉安装架内填充相变微胶囊给缆芯散热,散热效果好;通过内屏蔽层能有效防止缆芯之间相互干扰;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有效防止缆芯受到挤压变形,散热效果好,延长了线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年,未经王大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8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