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7270.5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宋抗生;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抗生;刁军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10M17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切削 回收 再利用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切削液回收领域的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废油乳液,从工业机床中收集废油乳液,收集废油乳液放置在回收桶内,从而准备下一步的回收工序;S2,废油过滤,通过回收桶上端安装的过滤网对废油乳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静止沉淀20‑30分钟;S3,加药搅拌,加入一定量的不同药剂然后混合搅拌,搅拌8‑10分钟后静止沉淀20‑30分钟,等待油和水分离;S4,提取废油,将分离的油和水分别进行采集;S5,加热精炼,提取上层的废油,提取后的油通过进一步的加热精炼,通过加热去除里面所含的水分,精炼后的得到的产物,可做为燃料油或者是低端润滑油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液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需要用能快速降温并能达到润滑作用的润滑油随后就有了切削液,切削液的组份主要是纯净水(80%-90%)和润滑油(10%-20%)及添加剂(防锈剂、氯化石蜡、硫化乙丁烯等)经过高速搅拌后变成乳白色状。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把乳化液喷在机件和刀头之间使之快速降温不让机件温度过高并达到润滑效果,加工出来的机件不粗糙。乳化液在机加工过程中循环使用,使用到一定次数后会油水分离此时加工出来的机件没有光滑感,乳化液已不能再循环使用须更换,更换下来的废液须交有环保处置资质的单位来处置。废乳液在全国的处置费大概在3500-4500元/吨。危废编号:HW009。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所产生的废乳化液已达800万吨,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京津冀,华中及东北地区。机加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东西,按70%的回收,每年可回收废液最低也在400~600万吨。但实际至今我们还没有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专业化工厂来处置此危废。我国早在1998.7.1发布了相关法规,强调了废旧切削乳化液的污染严重,要求再利用和环境治理工作。
废乳化液在环保行业属危险废物,属于难易处理危险废物,国内常用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蒸发法,就是把废乳液的水蒸发掉,蒸汽冷却形成水后拿来治理(废水含量约65%-75%),蒸发后剩下的固体拿来填埋(固体约占30%左右),废液里所含的油都被浪费掉了。该方法处理成本每吨大约在700元左右,固体废物填埋还占用土地资源。另外一种是燃烧法,就是把废液拿来放入大型锅炉内添加燃料通过燃烧把它的水份及油份烧掉,燃烧后的固体废物拿来填埋。该方法处理每吨大约在600-700元。以上两种方法都要二次浪费国家电力资源或者燃料资源。国外早期的处理技术是硫酸-白土破乳分离法,吸附后的白土做为危废拿来填埋。至今我国一些小型处理企业仍在使用,以上回收利用对能量浪费较多,且不坏保,因此,还需要开发新型的回收利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收集废油乳液,从工业机床中收集废油乳液,收集废油乳液放置在回收桶内,从而准备下一步的回收工序;
第二步,废油过滤,通过回收桶上端安装的过滤网对废油乳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静止沉淀20-30分钟;
第三步,加药搅拌,加入一定量的不同药剂然后混合搅拌,搅拌8-10分钟后静止沉淀20-30分钟,等待油和水分离;
第四步,提取废油,将分离的油和水分别进行采集;
第五步,加热精炼,提取上层的废油,提取后的油通过进一步的加热精炼,通过加热去除里面所含的水分,精炼后的得到的产物,可做为燃料油或者是低端润滑油使用;
第六步,废水过滤;将分离后的水流入到源水箱,源水箱内添加还原剂与自来水混合,再通过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自来水与杀菌剂混合流入到过滤水箱,从过滤水箱中得到混合水;
第七步,废水生化;进行生化处理,通过生化技术降低水里的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抗生;刁军,未经宋抗生;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7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