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的事件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5840.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4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易姝慧;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4;G06Q50/06;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爱丽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负荷 辨识 事件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的事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实时采集的计量点电压电流波形计算实时的有功功率波形,并获取所述有功功率波形的波动点以及所述波动点的波动时间点集合;
基于所述波动点的波动时间点集合,确定波动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去除最大波动点和最小波动点的干扰项,计算剩余波动点差值的波动点均值,并将所述波动点均值作为窗宽;
当暂态为开始状态时,根据所述窗宽,计算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均值,并根据所述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均值,确定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累加值,当累加和大于判定阈值时,确定当前时间点为启动/停机暂态开启点;
当暂态为负荷状态时,根据所述窗宽,计算检测窗与稳态窗内的差值累加和以及稳态窗方差,当所述差值累加和大于所述判定阈值,并且所述稳态窗方差小于预定参数与稳态窗内的有功功率稳态值的乘积时,确定当前时间点为启动/停机暂态结束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实时采集的计量点电压电流波形计算实时的有功功率波形,并获取所述有功功率波形的波动点以及所述波动点 的波动时间点集合,包括:
计算实时的有功功率时序序列:
(1)
其中和为瞬时电压电流采样点值,为工频周波的采样点数;
对所述有功功率时序序列的有功功率波形进行中值滤波,设定滤波窗宽为q,保留波动上升沿与下降沿,根据所述上升沿与所述下降沿,消除噪声干扰;
获取有功功率时序序列中的波动时间点集合,其中,n为波动时间点的序列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波动点的波动时间点集合,确定波动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去除最大波动点和最小波动点的干扰项,计算剩余波动点差值的波动点均值,并将所述波动点均值作为窗宽,包括:
基于所述波动点的波动点序列,确定波动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并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排序,得到差值集合
(2)
(3)
其中,n为波动时间点的序列号;
去除最大波动点和最小波动点的干扰项,计算剩余波动点差值的波动点均值,并将所述波动点均值作为基态窗、监测窗和稳态窗的窗宽:
(4)
其中a为设定的判定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暂态为开始状态时,根据所述窗宽,计算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均值,并根据所述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均值,确定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累加值,当累加和大于判定阈值时,确定当前时间点为启动/停机暂态开启点,包括:
对于第一波动时间点,确定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的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的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为:
(5)
(6)
其中,为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的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为基态窗以及检测窗的窗宽,为在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往前数窗宽的时间,为在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往前数窗宽再加1秒的时间,为在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往前数窗宽对应的有功功率,为与在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往前数窗宽再加1秒的时间对应的功率,为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的有功功率;
为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的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为第一波动时间点加1秒的时间,为第一波动时间点加2秒的时间,为在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往后数窗宽的时间,为第一波动时间点加1秒的时间对应的有功功率,为为第一波动时间点加2秒的时间对应的有功功率,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往后数窗宽的时间对应的有功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的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计算所述第一波动时间点的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基准值:
(7)
其中,为基态窗内的有功功率基准值,Pk为基态窗内k时间点的瞬时有功功率值;
遍历所述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值,基于CUSUM方法进行改进,计算累加所述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值,确定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累加值:
(8)
(9)
其中,为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累加值的初始值,为检测窗内的有功功率累加值;
设定判定有功功率阈值h,当有功功率累加值满足以下条件时,确定所对应的时间点为启动/停机暂态开启点:
(10)
当检测窗内完成遍历,并且所述有功功率累加值未满足式(10)时,基态窗和检测窗移至离最近的波动点进行下一轮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58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