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锈蚀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3145.7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廖棱;唐忠国;贾利强;张洪;张森华;周建庭;李倍安;李玉彬;林运飞;冉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新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欣港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项晓丹 |
地址: | 530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民***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锈蚀 检测 方法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锈蚀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传感器,并使得传感器工作于磁耦合谐振状态,利用工作于磁耦合谐振状态下的传感器分别对基准钢筋混凝土和待测钢筋混凝土进行扫描,并分别得到传感器在对基准钢筋混凝土和待测钢筋混凝土检测时的次级线圈上的电压数据,通过将传感器对基准钢筋混凝土进行检测时次级线圈上的电压数据和所述传感器对待测钢筋混凝土进行检测时次级线圈上的电压数据进行比较以实现对待测钢筋混凝土锈蚀情况的检测。本方案的检测方法测量方便,检测精度高且应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结构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锈蚀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充分运用钢筋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具有经济安全的优点,因此常常作为桥梁的承重结构。随着我国及世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钢筋锈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主要因素;钢筋的锈蚀会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下降和延性的降低,从而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严重的锈蚀甚至会导致结构的破坏。因此,加强钢筋混凝土桥梁在耐久性方面的研究,在钢筋锈蚀的初期发现问题,从而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承载力做出有效的评估,采取适用、经济、环保、安全的加固维修措施,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社会意义。
RC(钢筋混泥土)梁内的钢筋锈蚀损伤属于隐蔽性病害,在对其进行检测时,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不被破坏,一般均采用无损检测方法。钢筋锈蚀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物理法和分析法等。分析法检测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际检测中精确测得的数据得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锈蚀的准确情况,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模型参数赋值的合理性和考虑影响因素的全面性。电化学方法能够反映钢筋锈蚀的本质,具有测试速度快、灵敏度高、可连续跟踪和原位测量等优点,但半电池电位法仅能定性的判断钢筋腐蚀的腐蚀概率。线性极化法根据Stern-Geary公式和钢筋的极化电阻值计算钢筋的腐蚀电流,进而计算腐蚀速率,其缺点是对仪器的精度要求较高。电磁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由电磁场理论发展而来,其原理是测量待测构件的电磁耦合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来知晓其损伤情况,此方法提离效应对检测结果影响比较大。红外热成像法的原理是通过分析钢筋锈蚀区域与健康区域间的温度信号来对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情况进行判定,但其检测深度较浅且无法准确定量化。
综上所述,目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无损检测的方法很多,但受测量条件、检测精度、应用成本等因素影响,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测量方便、检测精度高且应用成本低的钢筋锈蚀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测量方便,检测精度高且应用成本低的钢筋混凝土锈蚀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锈蚀检测方法,采用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传感器,并使得所述传感器工作于磁耦合谐振状态,利用工作于磁耦合谐振状态下的所述传感器分别对基准钢筋混凝土和待测钢筋混凝土进行扫描,并分别得到所述传感器在对基准钢筋混凝土和待测钢筋混凝土检测时的次级线圈上的电压数据,通过将所述传感器对基准钢筋混凝土进行检测时次级线圈上的电压数据和所述传感器对待测钢筋混凝土进行检测时次级线圈上的电压数据进行比较以实现对待测钢筋混凝土锈蚀情况的检测。
本方案中,基准钢筋混凝土是指与被测钢筋混凝土具有相同尺寸钢筋和保护层厚度的,内部没有锈蚀情况的钢筋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新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欣港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未经广西新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欣港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3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