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57538.7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6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王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龙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B08B1/00;G01R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彦 |
| 地址: | 152221 黑龙江省绥化***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电气设计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电气设计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包括,电气箱组件,包括电气箱本体,所述电气箱本体的左侧上部设置有上网板一,所述电气箱本体的右侧上部设置有上网板二,所述电气箱本体的右侧下部开设有通槽,且电气箱本体通过通槽与下网板连接,所述下网板的右侧底部活动插接有刮板;检测组件,包括电气检测设备和两组结构相同的传动轮,当电气检测设备温度过高时,导热罩将热量传递给气囊,使得气囊内的气体膨胀到足够的程度,使得连接块可以带动推动齿条向下移动打开挡板,从而使得上网板二可以与外界冷空气连通,以便于散热,当不需要散热时,上网板二通过挡板覆盖,可以减少对上网板二清理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电气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含电力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等),创造一个人性化生活环境的电气系统,统称范围建筑电气。为了保证现代建筑电气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智能化设备的先进性,电气工程中的强、弱电系统安装方法和安装质量至关重要,并且需要时刻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通常在电气箱内设置自动检测设备,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检测,但是在使用时,检测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严重时会影响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目前一般在电气箱上设置散热结构对检测设备进行散热,但是散热效果较差,且需要经常维护清理,保持较好的散热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包括,电气箱组件,包括电气箱本体,所述电气箱本体的左侧上部设置有上网板一,所述电气箱本体的右侧上部设置有上网板二,所述电气箱本体的右侧下部开设有通槽,且电气箱本体通过通槽与下网板连接,所述下网板的右侧底部活动插接有刮板;检测组件,包括电气检测设备和两组结构相同的传动轮,所述电气检测设备设置在电气箱本体的内壁上,且电气检测设备与上网板二相对,所述电气检测设备上连接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与左侧所述传动轮啮合连接,两组所述传动轮分别转动安装在电气箱本体右侧的两端,且左侧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与右侧所述传动轮连接的传动带,且电气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与传动带相匹配的通孔,右侧所述传动轮上连接有挡板,且挡板覆盖在上网板二上;鼓风组件,所述鼓风组件的输入端与下网板连通,所述鼓风组件的输出端位于电气检测设备的下方;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电气箱本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啮合连接在左侧所述传动轮上的推动齿条,所述推动齿条的底部与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板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电气检测设备上,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贴合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部连接在导热罩的内壁上,所述导热罩设置在电气检测设备上,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在连接板上的支撑弹簧。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导杆上,所述导热罩与气囊的外壁贴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鼓风组件包括连通在下网板左侧的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上设置有鼓风机,且鼓风机的进风口与连接罩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顶部连通有送风头,且送风头位于电气检测设备的下方,所述送风头贴合在活动块上,所述活动块套接在送风管上,所述活动块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导轨,且导轨的右端均固定在电气箱本体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龙,未经王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7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