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7466.6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邱恒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30/00;G06Q20/4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风茹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副产品 收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及方法,该发明实施例涉及自动程序设计领域。包括:认证模块、产品识别模块及支付模块;认证模块分别与产品识别模块和支付模块相连,产品识别模块与支付模块相连;认证模块用于对农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获取农户的支付信息并授权农户控制产品识别模块;产品识别模块用于对农户放入的农副产品进行识别,获得农副产品信息,并将农副产品信息发送至支付模块;支付模块用于根据农副产品信息确定产品价格,并将产品价格进行展示;在接收到农户的确认信息时,从认证模块获取农户的支付信息,根据支付信息向农户支付产品价格对应的金额,提高农副产品收购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收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农副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品,分为粮食、经济作物、竹木材、工业用油及漆胶、禽畜产品、蚕茧蚕丝、干鲜果、干鲜菜及调味品、药材、土副产品、水产品等若干大类,每个大类又分若干小类,农副产品市场收购分布广泛、但是网络化交易运用还很少,并未充分利用网络化交易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如支付方式基本限于现金和刷卡。这样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不仅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自动收购,提高农副产品收购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包括:认证模块、产品识别模块及支付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分别与所述产品识别模块和所述支付模块相连,所述产品识别模块与所述支付模块相连;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对农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获取所述农户的支付信息并授权所述农户控制所述产品识别模块;
所述产品识别模块用于对农户放入的农副产品进行识别,获得农副产品信息,并将所述农副产品信息发送至所述支付模块;其中,所述农副产品信息包括产品重量、产品种类及产品质量;
所述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农副产品信息确定产品价格,并将所述产品价格进行展示;在接收到农户的确认信息时,从所述认证模块获取所述农户的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向所述农户支付所述产品价格对应的金额。。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农副产品收购方法,包括:
对农户进行认证;
若认证通过,则对农户提供的农副产品进行识别,获得农副产品信息;其中,所述农副产品信息包括产品重量、产品种类及产品质量;
根据所述农副产品信息确定产品价格,并将所述产品价格进行展示;
接收农户的确认信息时,获取所述农户的支付信息,并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向所述农户支付所述产品价格对应的金额。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及方法,包括:认证模块、产品识别模块及支付模块;认证模块分别与产品识别模块和支付模块相连,产品识别模块与支付模块相连;认证模块用于对农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获取农户的支付信息并授权农户控制产品识别模块;产品识别模块用于对农户放入的农副产品进行识别,获得农副产品信息,并将农副产品信息发送至支付模块;支付模块用于根据农副产品信息确定产品价格,并将产品价格进行展示;在接收到农户的确认信息时,从认证模块获取农户的支付信息,根据支付信息向农户支付产品价格对应的金额。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产品识别模块、支付模块和认证模块自动识别农副产品、确定产品价格并完成支付,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自动收购,提高农副产品收购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农副产品收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7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