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重石脑油和高芳烃喷气燃料的加氢裂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4301.3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4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莫昌艺;赵广乐;赵阳;任亮;胡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02 | 分类号: | C10G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石脑油 芳烃 喷气 燃料 加氢裂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压临氢条件下原料油的加工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重石脑油和高芳烃喷气燃料的加氢裂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原料油与氢气混合后依次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区和加氢裂化反应区,所得反应产物经分离得到轻石脑油馏分、重石脑油馏分、喷气燃料馏分和尾油馏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在高转化率下大比例生产重石脑油和高芳烃喷气燃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临氢条件下原料油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产重石脑油和高芳烃喷气燃料的加氢裂化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喷气燃料储运安定性和燃烧热值要求,通常要求喷气燃料中含有一定质量分数的单环芳烃,使得喷气燃料有较好的橡胶溶胀性,从而提高油箱密封性;此外由于相同体积下单环芳烃质量燃烧热值较高,因此喷气燃料中保留一定质量分数的单环芳烃(通常为芳烃质量分数不小于8%同时不大于25%),可使喷气燃料具有更高的燃烧热值。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航空运输燃料和芳烃原料需求的持续增长。加氢裂化过程可将重质馏分油和二次加工油转化为轻质产品,轻质产品中重石脑油可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生产芳烃,轻柴油馏分可作为3号喷气燃料调合组分。
然而,国内常规的单段一次通过加氢裂化装置通常以生产中间馏分油(轻重柴油)为主要产品,一方面产品重柴油收率过剩而重石脑油收率不足,另一方面其产品喷气燃料馏分中芳烃质量分数较低,需与航煤加氢装置精制后喷气燃料馏分调合才能得到合格的高芳烃喷气燃料产品。
通常地,提高加氢裂化装置转化率可达到提高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馏分收率的作用,然转化率提高也相应带来液化气和轻石脑油等副产品收率的增加,同时还伴随着喷气燃料馏分中芳烃质量分数的下降。
因此,对于无航煤加氢精制装置的炼厂或喷气燃料芳烃质量分数并不富裕的炼厂,开发出由加氢裂化装置大比例生产重整料和合格高芳烃喷气燃料的加氢裂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N101333459A披露了一种在一套加氢系统中实现宽馏分原料直接生产清洁马达燃料和优质化工原料的方法,可达到减少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的作用,但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总收率仅约为52%,仍较低。
CN1343758A公开了一种生产喷气燃料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大比例增产喷气燃料,但所生产的喷气燃料收率并未披露芳烃质量分数,且重柴油馏分收率较高。
CN1955259A公开了一种并列式加氢裂化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的方法,该方法可利用重质馏分油和催化柴油生产重石脑油和优质尾油,但喷气燃料收率较低,且二次加工油比例超过15%。
CN1257105A公开了一种中压加氢裂化方法,在中压条件下可加工蜡油原料得到高芳烃喷气燃料,但该方法中压条件下得到的航煤产品芳烃质量分数和烟点均不达标,还需要增加一个航煤加氢饱和单元才能得到合格高芳烃喷气燃料。
现有技术中,单段一次通过加氢裂化技术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生产高芳烃喷气燃料,通常需要在很窄的压力下进行操作,以满足原料深度脱氮和生成油芳烃保留要求,然在装置操作波动下通常会带来脱氮深度不足会带来裂化催化剂失活加快。
其次,现有常规单段一次通过加氢裂化技术条件下转化率较低,产品中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收率不足且未披露喷气燃料芳烃质量分数或芳烃质量分数较低。
再次,现有技术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无法直接得到合格喷气燃料,还需要增加航煤加氢装置才能得到合格的喷气燃料。
此外,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催化剂体系,在转化率提高后产品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选择性较低,同时,为提高转化率采用高裂化活性催化剂时,催化剂活性,温度敏感性高,对装置的操作稳定性不利,而当采用裂化活性相对较低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时,为了提高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的收率,就需要提高加氢裂化反应温度,造成加氢裂化催化剂活性不稳定,从而使得装置运转周期缩短。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4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驱动总成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 下一篇:变压器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