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插秧机自动续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3809.1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0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魏雨缪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雨缪;魏庆玲;黑龙江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插秧机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插秧机自动续秧设备,包括续秧设备整体,出秧机内部一侧设有升降铰链,升降铰链底部设有铰链用电机,出秧机内部上端设有若干个平行放置的秧苗盘,秧苗盘一侧与升降铰链传动连接且底部设有秧盘锁止机构,出秧机内部下端位置为压缩空秧盘暂存处,出秧机内设有秧盘自动解锁滑落机构和秧盘锁止复位机构;出秧机外部设有秧苗横纵传输机构,秧苗横纵传输机构包括平行设在出秧机外侧中间位置的秧苗纵向传输带和秧苗横向传输带,秧苗横向传输带一端设有传输用电机,出秧机与秧苗纵向传输带之间设有自动传输机构,自动传输机构一端设有上压式电机。减少了人工成本,增加了农业种植效益,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插秧机自动续秧设备。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是微利行业,每一项成本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减少的成本会直接增加农业生产的利润。考虑到插秧机在工作中需要人工续秧盘的实际情况,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插秧机作业效率,需要研究开发出一款可以自动续秧的传送设备,安装到目前现有的插秧机上,从需减少人工续秧工作程序,进而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插秧机自动续秧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插秧机自动续秧设备:包括续秧设备整体,所述续秧设备整体包括两个出秧机、连接两个出秧机上端的支架、秧苗横纵传输机构,所述出秧机为长方形空心块体且内部一侧设有升降铰链,所述升降铰链底部设有铰链用电机,所述出秧机内部上端设有若干个平行放置的秧苗盘,所述秧苗盘一侧与升降铰链传动连接且底部设有秧盘锁止机构,所述出秧机内部下端位置为压缩空秧盘暂存处,所述出秧机内部的中下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秧盘自动解锁滑落机构和秧盘锁止复位机构;所述出秧机外部设有秧苗横纵传输机构,所述秧苗横纵传输机构包括平行设在出秧机外侧中间位置的秧苗纵向传输带和连接两个秧苗纵向传输带顶端的秧苗横向传输带,所述秧苗横向传输带一端设有传输用电机,所述出秧机与秧苗纵向传输带之间设有自动传输机构,所述自动传输机构一端设有上压式电机。
作为改进,所述升降铰链为环形链条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秧盘锁止机构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秧盘锁止机构一直角边固定在出秧机内侧壁上,另一直角边用于支撑秧苗盘的平稳。
作为改进,所述秧苗盘为方形板体且能平行放置于出秧机内部。
作为改进,所述秧苗纵向传输带和秧苗横向传输带为长方形片状。
作为改进,所述支架为无底边的梯形框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减少了人工成本,增加了农业种植效益,同时相比人工疲劳的特性,自动续秧设备可实现随插秧机不间断工作要求,提高作业效率,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插秧机自动续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续秧设备整体,2、出秧机,3、支架,4、秧苗横纵传输机构,5、升降铰链,6、铰链用电机,7、秧苗盘,8、秧盘锁止机构,9、压缩空秧盘暂存处,10、秧盘自动解锁滑落机构,11、秧盘锁止复位机构,12、秧苗纵向传输带,13、秧苗横向传输带,14、传输用电机,15、自动传输机构,16、上压式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插秧机自动续秧设备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雨缪;魏庆玲;黑龙江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魏雨缪;魏庆玲;黑龙江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3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