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罩滤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0124.1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2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河县谱安检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30;A41D31/02;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滤芯,其制备工艺如下:(1)称取的六次甲基四胺、硫酸铜、水合肼和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混合均匀后,转入高压反应釜中,180‑200℃下水热反应,得到Cu2O,将产物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三次,得到纳米Cu2O;(2)纺丝壳层材料制备:将聚丙烯腈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钛酸四丁酯,50‑70℃搅拌10‑12h;(3)纺丝芯层材料制备: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纳米Cu2O溶于有机溶剂中,50‑70℃搅拌10‑12h;(4)将芯层材料和壳层材料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纤维层;(5)将得到的纤维层以甲醇浸泡,从而去除芯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芯层具有中空孔隙结构的Cu2O‑聚丙烯腈/TiO2纤维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口罩滤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罩主要用于过滤灰尘、细菌以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颗粒,随着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出门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隔绝污染颗粒物,此外,为了防护病菌等医生必须佩带口罩,现有的口罩基本采用三层结构,上下层为纺粘无纺布,中间为熔喷无纺布,通过熔喷无纺布采用静电吸附原理进行过滤颗粒物,但是抗菌性差,长时间使用或者遇水后,静电衰减使得过滤效率下降,只能一次性使用。
CN112806634A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口罩滤芯及其制备方法。传统各类、各式、各规格口罩不具有抗菌效果。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抗菌口罩滤芯,包括载体和抗菌剂,由抗菌剂与载体通过纺丝、浸渍、喷涂工艺复合得到。本发明将表面铜、银纳米粒子的石墨烯作为抗菌剂,大大提高了口罩滤芯的抗菌持久性。
CN111493410A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纳米抗菌口罩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由外到内依次由外保护无纺布层、氧化石墨烯-纳米银抗菌层、喷熔过滤层、柔软亲肤里层热压而成;外保护无纺布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防尘效果,氧化石墨烯-纳米银抗菌层能够长效地释放高活性银离子,柔软亲肤里层柔软无刺激;与多数普通口罩的三层结构不同,该口罩采用四层结构,具有吸水性强、释放高活性银离子抑杀细菌及病毒的效应,在呼吸潮湿气体时,会长效释放出银离子将细菌杀灭,经检测细菌过滤率>99.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口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滤芯,其制备工艺如下:
(1)称取六次甲基四胺、硫酸铜、水合肼和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混合均匀后,转入高压反应釜中,180-200℃下水热反应,得到纳米花状Cu2O,将产物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三次,得到纳米Cu2O;
(2)纺丝壳层材料制备:
将聚丙烯腈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钛酸四丁酯,50-70℃搅拌10-12h;
(3)纺丝芯层材料制备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纳米花状Cu2O溶于有机溶剂中,50-70℃搅拌10-12h;
(4)将芯层材料和壳层材料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纤维层;
(5)将得到的纤维层以甲醇浸泡,从而去除芯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芯层具有中空孔隙结构的Cu2O-聚丙烯腈/TiO2纤维层。
优选的,有机溶剂为乙二醇、DMF、丙三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静电纺丝工艺为,芯层和壳层出液量比例为1:(2-3),纺丝电压为12-15kV,接收距离为10-1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河县谱安检测技术中心,未经商河县谱安检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0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