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盐快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9954.2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3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晓;陈金根;邹杨;蔡翔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3/324 | 分类号: | G21C3/324;G21C3/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刘奉丽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盐快堆 | ||
1.一种熔盐快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活性区壁和位于所述活性区壁内部的活性区;
所述活性区包括嬗变棒和燃料盐区,所述嬗变棒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燃料盐区用于容纳燃料盐;
所述嬗变棒排列于所述燃料盐区内,且所述嬗变棒设于所述活性区的中部;
所述中部的等效直径与所述活性区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0.6~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快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快堆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或多种:
(1)所述活性区壁的材料为镍基合金、钼铼合金和铌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镍基合金;
(2)所述活性区壁包括上壁、侧壁和下壁;
(3)所述活性区的等效直径为80~300cm;
(4)所述活性区为圆柱体形;
(5)所述活性区的高度与所述活性区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0.5~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盐快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快堆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或多种:
(1)所述上壁的厚度为1~3cm;
(2)所述侧壁的厚度为1~5cm;
(3)所述下壁的厚度为1~3cm;
(4)所述上壁为具有弧度的圆锥形;
(5)所述下壁为具有弧度的圆锥形;
(6)所述上壁的中心设有燃料盐出口;所述下壁的中心设有燃料盐进口;所述燃料盐进口较佳地为圆柱形;所述燃料盐出口较佳地为圆柱形;
(7)所述活性区壁内还包括上腔室,所述上腔室位于所述活性区和所述上壁之间,所述上腔室的底部与所述活性区连通;所述上腔室的高度较佳地为1~20cm;
(8)所述活性区壁内还包括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位于所述活性区和所述下壁之间,所述下腔室的顶部与所述活性区连通;所述下腔室的高度较佳地为1~2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盐快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区和所述上腔室之间,和/或,所述活性区和所述下腔室之间还设有导流板;
所述导流板较佳地设有凹槽和小孔;
所述导流板的厚度较佳地为1~5cm;
所述导流板的材料较佳地为镍基合金、钼铼合金和铌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镍基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快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区壁的外围设有反射层和堆容器;
较佳地,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石墨、铍或氧化铍,更佳地为氧化铍;
较佳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15~60cm;
较佳地,所述堆容器的材料为镍基合金、钼铼合金和铌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镍基合金;
较佳地,所述堆容器的厚度为2~1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快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快堆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或多种:
(1)所述活性区由嬗变棒和燃料盐区组成;
(2)所述嬗变棒内的所述容纳空间填充超铀元素氧化物、超铀元素氮化物或超铀元素碳化物;
较佳地,所述容纳空间中的超铀元素氧化物为TRUO2;所述容纳空间中的超铀元素氮化物为TRUN;所述容纳空间中的超铀元素碳化物为TRU3C2、TRUCx,x为0.6~0.92、TRU2C3或TRUC2;TRU为镎的同位素、钚的同位素、镅的同位素和锔的同位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所述容纳空间的等效半径为1~10cm;
(4)所述嬗变棒包括由内向外的所述容纳空间、中间层和包壳,且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包壳同轴设置;所述中间层为中子毒物层或裂变产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9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