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管理方法、充电装置、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8010.3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1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蒋欣;程亚蕊;王慧鑫;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刘继富;王春伟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管理 方法 充电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管理方法、充电装置、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包括:响应于电化学装置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对电化学装置进行间歇式充电操作,在间歇式充电操作中获取与电化学装置相关的数据,基于与电化学装置相关的数据确定电化学装置的析锂SOC;响应于析锂SOC小于或等于第一SOC阈值,在第一温度下对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一充放电循环;响应于析锂SOC大于第一SOC阈值,控制电化学装置的温度降低至第二温度,在第二温度下对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二充放电循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延长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管理方法、充电装置、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标称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许多优点,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锂离子电池循环或存放析锂窗口逐渐缩窄,例如在循环初期以额定电流充电锂离子电池不析锂,随着循环进行,继续以额定电流充电则锂离子电池出现析锂,因此需要在检测到电池有析锂风险时,及时降低充电电流以保证电池安全。
相关技术中在降低充电电流时通常采用盲降,即以预定的电流值降低电流,但这种降电流方法容易造成欠降,电化学装置仍存在析锂风险,影响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管理方法、充电装置、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以降低电化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析锂风险,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管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电化学装置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对所述电化学装置进行间歇式充电操作,在所述间歇式充电操作中获取与所述电化学装置相关的数据,基于与所述电化学装置相关的数据确定所述电化学装置的析锂SOC;响应于所述析锂SOC小于或等于第一SOC阈值,在第一温度下对所述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一充放电循环;或响应于所述析锂SOC大于所述第一SOC阈值,控制所述电化学装置的温度降低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对所述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二充放电循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温度下对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一充放电循环,由于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因此能够缓解电化学装置充电时析锂,降低电化学装置的析锂风险,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通过控制电化学装置的温度降低至第二温度,在第二温度下对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二充放电循环,由于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因此能够降低电化学装置在高温环境下的风险,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析锂SOC小于或等于第一SOC阈值,在第一温度下对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一充放电循环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所述析锂SOC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SOC阈值,且所述析锂SOC大于第二SOC阈值,在第一温度下对所述电化学装置进行第一充放电循环,能够减缓电化学装置析锂,提高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析锂SOC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SOC阈值,控制所述电化学装置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二SOC阈值小于所述第一SOC阈值;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电化学装置,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析锂SOC小于或等于第二SOC阈值,且所述析锂SOC大于第三SOC阈值,降低所述电化学装置的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降低了电化学装置因继续在当前电压和/或电流下工作而发生析锂的风险,提高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8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