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切换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网络节点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6014.8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R·舒希泰瓦尔;H·维曼;J·培萨;I·L·J·达席尔瓦;E·拉莫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于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系统 中的 切换 方法 设备 网络 节点 | ||
无线通信设备(16)被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在这方面,所述设备(16)被配置为接收命令(22),所述命令(22)命令所述设备(16)响应于条件的满足而执行从源链路(20A)到目标链路(20B)的链路切换(24)。所述命令(22)可以指示相对于源链路配置的目标链路配置(26)。所述设备(16)还被配置为存储信息(30),从所述信息(30)中能够确定由所述命令(22)指示的所述目标链路配置(26)而不考虑在接收到所述命令(22)之后发生的所述源链路配置的任何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16)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条件的满足,使用从所存储的信息(30)中确定的所述目标链路配置(26)来执行从所述源链路(20A)到所述目标链路(20B)的链路切换(24)。
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201780083522.4)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年12月21日),优先权日为(2017年1月16日),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切换”。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7年1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446,82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切换。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信道条件改变,设备可以从一个无线链路切换(例如切换或重选)到另一无线链路以便维持服务连续性。设备可以例如从经由一个接入节点、小区、扇区或波束(其中任何一个可以充当“链路”)接入系统切换到经由不同的接入节点、小区、扇区或波束接入系统。为此,当设备当前接入系统的链路上的信道条件恶化时,系统可以评估设备应切换到哪个不同的候选目标链路(如果有)。在这方面,设备可以对不同的候选目标链路执行测量,并将这些测量报告给网络中的另一个节点(例如服务接入节点),以便另一个节点可以做出链路切换决定。一旦做出链路切换决定,节点就可以命令设备切换到所选择的目标链路。
已知的链路切换方法容易受到高延迟的影响,这在必须快速执行链路切换时(例如在服务链路的质量过度降低之前)证明特别成问题。然而,减少链路切换延迟同时保持有效的信令方案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网络节点响应于条件的满足(例如如由无线通信设备检测的)而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命令以从源链路切换到目标链路。通过以这种方式有条件地命令链路切换,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在时间上更早地将命令发送到设备,以便改善链路切换对恶化的源链路质量的鲁棒性。此外,本文的一些实施例有效地信令发送相对于源链路配置的目标链路配置,但仍然确保信令发送的目标链路配置是能够恢复的或能够以其他方式确定,即使源链路配置改变(例如在有条件地命令链路切换时与执行链路切换时之间的过渡期)也是如此。
更具体地,本文的实施例包括一种由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命令,其命令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响应于条件的满足而执行从源链路到目标链路的链路切换。所述命令可以指示相对于源链路配置的目标链路配置。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存储信息,从所述信息中能够确定由所述命令指示的所述目标链路配置而不考虑在接收到所述命令之后发生的所述源链路配置的任何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存储的信息来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在一个示例中,例如基于所存储的信息了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可以包括:响应于所述条件的满足,使用从所存储的信息中确定的所述目标链路配置来执行从所述源链路到所述目标链路的链路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命令包括指示相对于所述源链路配置的所述目标链路配置的相对重配置信息。所述相对重配置信息可以例如包括所述目标链路配置与所述源链路配置之间不同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值,并且不包括所述目标链路配置与所述源链路配置之间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值。无论如何,从中能够确定由所述命令指示的所述目标链路配置的所述信息可以包括在接收到所述命令时的所述相对重配置信息和/或所述源链路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6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