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空中投水灭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5870.1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6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石磊;杜秀军;卢灿;张茜;梁红云;裴沛;刘妍;范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31/00;A62C37/00;B64D1/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飞机 空中 投水 灭火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固定翼飞机机载灭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空中投水灭火方法,首先判断飞机是否处于可以投水的状态,确认完毕后,选择投水模式进行投水操作,系统实时判断投水舱门打开的状态,完成投水后,根据时间判定,系统自动控制投水舱门关闭,并且系统实时判断投水舱门关闭的状态,最后结束投水操作。本发明主要根据固定翼飞机的飞机性能及灭火安全性特点,提出一套控制飞机低空投水舱门收放、投水舱门解锁/上锁的控制原理和操作流程,明确出每个操作步骤的安全判据,采用液压能源控制舱门解锁,借用水箱内水的自身重量压开投水舱门,将水流投出水箱,再采用液压能源控制舱门收上并上锁,从而达到安全有效投水灭火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定翼飞机机载灭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空中灭火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空中投水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固定翼飞机用于森林灭火,可通过在固定翼飞机机身重量中心附近加装机载水箱,并使用机场地面消防车或消防栓注水,快速飞至火灾区域执行投水灭火任务,具有很强的机动性、灵活性、执行灭火任务速度快、装载量大,灭火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在国外得以广泛应用。国内自主研制的灭火固定翼飞机虽可用于执行灭火任务,但目前仍未建立明确的投水方法、操作流程和判据,这将直接影响固定翼飞机在中国航空灭火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空中投水灭火方法,能有效保证投水效率和安全,从而保证固定翼飞机在航空灭火上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空中投水灭火方法,首先判断飞机是否处于可以投水的状态,确认完毕后,选择投水模式进行投水操作,系统实时判断投水舱门打开的状态,完成投水后,根据时间判定,系统自动控制投水舱门关闭,并且系统实时判断投水舱门关闭的状态,最后结束投水操作。
进一步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飞机上各处传感器的信息,判断飞机是否在空中,飞行高度是否安全,判断水箱内是否有水,水箱投水舱门是否锁好,判断飞机是否不在水面/着水/着陆阶段;当全部条件满足时,则可执行投水模式选择,即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根据飞机水箱设计情况以及火场目标状态和当前载水情况选择投水模式,然后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投水模式选择后,再控制投水舱门解锁液压控制设备上电;
步骤四:操纵飞机接近目标,判断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是否满足投水要求;当全部条件满足时,根据火源目标环境保持平飞,并发出投水舱门解锁指令,控制投水舱门解锁液压控制设备工作,通过液压能源驱动投水舱门锁解锁;
步骤五:发出投水舱门解锁指令的同时开始计时,判断投水舱门锁上锁到位信号是否消失,判断投水舱门解锁到位信号是否到位,若设定时间内未收到上述信号,则判定系统解锁失败,系统报故;若设定时间内收到上述信号,投水舱门解锁成功,并进入步骤六;
步骤六:继续计时,到达下一个设定时间时,自动发出投水舱门收指令,控制投水舱门收上液压控制设备工作,通过液压能源驱动投水舱门收上;
步骤七:自动发出投水舱门收指令后,判断投水舱门是否收上到位,同时开始计时,若设定时间内未收到舱门收到位信号,则判定收门失败,系统报故;若设定时间内收到投水舱门收到位信号或设定时间已到,则一边继续收投水舱门,一边发出投水舱门锁上锁指令,控制投水舱门上锁液压控制设备工作;通过液压能源驱动投水舱门锁上锁;该设计方式保证了无论舱门是否收上,任务执行程序均能往下执行,不会导致因程序无法跳出而影响系统其它功能,同时避免了因舱门锁传感器故障带来的收门错误判断。
步骤八:发出投水舱门锁上锁指令的同时开始计时,若设定时间内未收到上锁到位信号或收门到位信号,则判定收门失败,系统报故,同时结束收门和上锁控制,结束投水流程;若设定时间内收到上锁到位信号和收门到位信号,则清除所有故障,同时结束收门和上锁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夹安装拆卸省力固定钳
- 下一篇:一种风标式迎角传感器机身布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