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精确度高的蠕动泵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5736.1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林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F04B49/22;F04B53/06;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2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精确度 蠕动 | ||
本发明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流量精确度高的蠕动泵,包括泵壳,泵壳内设有软管,泵壳内设有位于软管内侧的泵头,所述泵壳的侧面固定套接有两个卡套,且两个卡套的一端分别与软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泵壳的侧面设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侧面设有导流管口和导进管口,且导流管口和导进管口分别与两个卡套固定连接。通过软管两端接通调节管的两侧内腔,配合调节管内设置的调控装置和导流装置,通过调控装置调节流体流出排流管口的流量,从而控制泵送流量,相较于现有的蠕动泵通过挤压软管的来控制液体流量的方式来说,更方便对流量的控制,同时,有效的避免了软管被挤压,因软管自身弹性特性,导致流量控制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量精确度高的蠕动泵。
背景技术
蠕动泵主要用于各种液体传输和灌装,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化工行业、采矿、冶金行业、造纸行业、油漆涂料行业、食品行业、陶瓷行业、石油行业等领域,蠕动泵具有无污染、流量方便调节、稳定性高、剪切力低等优点,其主要通过泵头旋转对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其流量调节主要取决于泵头的转速。
然而,现有的蠕动泵通过控制泵头转速来控制调节流量时,需要根据软管的尺径,再进行大量实验获得转速与泵出流体的流量关系,使得蠕动泵的流量控制计算麻烦,导致误差更大,且现有的一些通过挤压软管来控制流体的流量,虽然比控制泵头转速的计算方便,但是存在软管被挤压后,因软管自身弹性特性,导致流量控制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且在软管出口端设置封堵排流管口的程度来控制流量时,软管内流体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软管脱落、膨胀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量精确度高的蠕动泵,具备泵送流体流量精度高和对流量的控制计算更方便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流量精确度高的蠕动泵,包括泵壳,泵壳内设有软管,泵壳内设有位于软管内侧的泵头,所述泵壳的侧面固定套接有两个卡套,且两个卡套的一端分别与软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泵壳的侧面设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侧面设有导流管口和导进管口,且导流管口和导进管口分别与两个卡套固定连接,所述软管、和调节管的内腔分别通过卡套、导流管口、导进管口接通,所述调节管的另一侧设有排流管口和输入管口,且排流管口位于导流管口的一侧,输入管口位于导进管口的一侧,所述泵壳内设有位于导流管口、导进管口之间的导流装置,且调节管内设有位于导流管口、排流管口处的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可相对排流管口上下移动进行封堵控制。
可选的,调节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导进管口上方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固定套装在调节管上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腔与调节管的内腔接通,所述排气管内活动套装有浮块,所述浮块的中部开设有中间排气槽,所述浮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活塞,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固定套装有上位盖板,所述上位盖板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密封活塞的顶部与上位盖板的底部活动连接,且密封活塞的直径大于透气孔的内径。
可选的,所述调控装置包括活动套装在调节管内的限流活塞,且限流活塞的厚度值大于导流管口的直径值,所述限流活塞的侧面轴承套装有螺轴,所述螺轴的一端延伸出调节管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螺轴与调节管螺纹套接。
可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固定套装在调节管内的第一封隔块和第二封隔块,且第一封隔块靠近导流管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封隔块靠近导进管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封隔块和第二封隔块的中均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封隔块和第二封隔块的一侧分别设有可密封通孔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固定套接有联动轴,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封隔块之间设有活动套装在联动轴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外沿均开设有通槽。
可选的,所述限流活塞朝向导流管口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限流活塞的外沿活动套装有两个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封隔块和调节管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量精确度高的蠕动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林,未经王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