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进制排列组合的地震属性融合显示与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3943.3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张军华;陈永芮;孙有壮;闫凡;邵奇奇;于虓野;刘煊良;王喜安;胡逸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34 | 分类号: | G01V1/34;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进制 排列组合 地震 属性 融合 显示 存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二进制数据排列组合的地震属性多元素融合显示与存储方法,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地震资料的多种不同属性;将得到的属性转换为二进制,然后按照优先级大小排序组合成数组,再将该数组排列为矩阵形式,之后将该矩阵转置,再排列成数组数据;接着将处理得到的数据转换为十进制,进而可以显示和存储融合后的地震剖面。同时通过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反向排列组合处理便可以还原多种地震属性。本发明不仅可以融合多个属性有助于地震资料解释和储层预测工作,也可以提高地震资料的存储和读取/写入效率,为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进制数据排列组合的地震属性多元素融合显示与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属性分析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它可为地震解释提供有力帮助,有效识别断层、河道等地质异常体,揭示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史。例如,相干性可以很好地检测断层和古河道;频率亮点可以指示气藏顶;体曲率属性可以显示小弯曲、褶皱、小丘以及差异压实特征;流度属性可以揭示地下流体性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提取地震属性变得更加容易,目前叠后可提取地震属性已达上百个,但这也会造成信息冗余。地震属性虽然可显示地质构造和储层特性,但它们还会有多解性,属性之间以及属性与地质目标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很复杂。
由于属性众多,属性优化、融合和信息进一步加工显得很重要。常用的揭示两种属性之间关系的方法是交会图。三种属性有RGB融合显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和HLS显示(色相H、亮度L和饱和度S)。但将四种以上地震属性集成到一起仍然具有挑战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数据排列组合的地震属性多元素融合显示与存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二进制数据排列组合的地震属性多元素融合显示与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二进制数据排列组合处理步骤
S1获取多个三维数据体的横测线(INLINE)、纵测线(CROSSLINE);
S2确立起始时间t1、终止时间t2以及采样间隔t3;
S3令x=1,y=1,z=t1;
S4分别读取地震属性体:属性1(z,x,y)、属性2(z,x,y)、属性3(z,x,y)、属性4(z,x,y)、属性5(z,x,y)、属性6(z,x,y)、属性7(z,x,y)、属性8(z,x,y)数据点;
S5将读取的数据点分别转换为二进制数据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b6b7、c0c1c2c3c4c5c6c7、d0d1d2d3d4d5d6d7、e0e1e2e3e4e5e6e7、f0f1f2f3f4f5f6f7、g0g1g2g3g4g5g6g7、h0h1h2h3h4h5h6h7;
S6将步骤S5中的二进制数据按照顺序排列为数组:[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b6b7c0c1c2c3c4c5c6c7d0d1d2d3d4d5d6d7e0e1e2e3e4e5e6e7f0f1f2f3f4f5f6f7g0g1g2g3g4g5g6g7h0h1h2h3h4h5h6h7];
S7将步骤S6所得数组排列为矩阵形式:
S8将步骤S7所得矩阵转置,得到转置后矩阵:
S9将步骤S8所得转置后矩阵按行拉伸排列得到数组:[a0b0c0d0e0f0g0h0a1b1c1d1e1f1g1h1a2b2c2d2e2f2g2h2a3b3c3d3e3f3g3h3a4b4c4d4e4f4g4h4a5b5c5d5e5f5g5h5a6b6c6d6e6f6g6h6a7b7c7d7e7f7g7h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