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泡腐蚀试验用U形样品固定夹具及固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2307.9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6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燕;赵雪会;石晓霞;付安庆;蔡锐;李轩鹏;尹成先;马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泡 腐蚀 试验 样品 固定 夹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泡腐蚀试验用U形样品固定夹具及固定方法,属于腐蚀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有U形结构,由中部圆棒与两侧2块侧板组成。圆棒直径略小于试样端部开孔直径,圆棒长度应至少大于试样壁厚的2倍,圆棒两侧有凸台,侧板下部有凹槽,将圆棒穿过试样开孔后,通过圆棒凸台与侧板下部凹槽相连接,将圆棒与2块侧板连接;侧板上端有开孔,通过悬挂线或螺丝将安装在夹具上的试样悬挂或固定在试样支架上。该固定夹具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便捷、成本低廉,并可重复多次使用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浸泡腐蚀试验中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腐蚀试验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浸泡腐蚀试验用U形样品固定夹具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腐蚀是材料和环境发生化学、电化学或其他反应造成材料本身损坏或恶化的现象,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引发灾难性事故。因此,材料的腐蚀研究与预防工作越来越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浸泡腐蚀试验是最常采用的一种腐蚀试验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将加工好的金属样品浸没在腐蚀介质中,使得金属与溶液直接接触一段时间,模拟待测金属所处的实际服役工况,随后通过失重计算样品的腐蚀速率,同时观察样品的腐蚀形貌特征,从而指导设计选材和计算样品的使用寿命等。在开展浸泡腐蚀试验过程中,通常在样品一端打孔,使用非金属绳(如电线外皮、生料带等)或螺丝及垫片(通过生料带或其他非金属绝缘)将样品悬挂或固定在支架上来进行试验(如图1所示),包括细线悬挂(图1a)、宽线悬挂(图1b)、螺丝垫片固定(图1c和1d)等方式。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悬挂绳或垫片与样品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缝隙,闭塞的缝隙造成溶液的停滞状态,使物质的迁移困难,结果使闭塞区内腐蚀条件强化,加速了闭塞区内金属的腐蚀,导致悬挂孔或固定孔附近出现缝隙腐蚀或局部腐蚀,使得样品失重偏大,出现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对材料耐蚀性的判断以及设计选材的准确性。
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可以避免缝隙腐蚀的腐蚀试验用样品固定方法,避免在样品与固定物间产生0.025~0.1mm的缝隙,降低由于缝隙腐蚀导致的实验误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悬挂绳或垫片与样品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实验误差的缺点,提供一种浸泡腐蚀试验用U形样品固定夹具及固定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浸泡腐蚀试验用U形样品固定夹具,包括夹具侧板和圆棒,圆棒水平设置,夹具侧板设有块,分别竖直安装在圆棒的两端,两块夹具侧板与圆棒构成U形结构;
圆棒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台,夹具侧板的内侧下部开设有与凸台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圆棒的直径小于待测试样的端部开孔直径。
优选地,圆棒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待测试样壁厚的2倍。
优选地,夹具侧板的上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夹具侧板的上部固定有悬挂线,悬挂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通孔内。
优选地,夹具侧板和圆棒采用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一种浸泡腐蚀试验用U形样品固定夹具,包括夹具侧板和圆棒,圆棒水平设置,夹具侧板设有块,分别竖直安装在圆棒的两端,两块夹具侧板与圆棒构成U形结构;
圆棒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台,夹具侧板的内侧下部开设有与凸台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圆棒的直径小于待测试样的端部开孔直径。
优选地,圆棒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至少大于待测试样壁厚的2倍。
优选地,夹具侧板的上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夹具侧板和圆棒采用不与试验溶液及试样产生反应的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2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