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设备及分析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1917.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覃宗树;黄延成;刘波;黄卫东;张华;张亮;章勇;覃睿;郭樱;吕祥昕;田波;李晓东;崔远国;段昌明;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互感器 二次 多点 接地 故障 判定 设备 分析 算法 | ||
1.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信号发生器,通过第一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注入到N600线的电流;
所述第一霍尔电流传感器,二次输出经过低通滤波器后,进入微控制器芯片上;
所述微控制器芯片,采集一次低频小电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收到信号采集器发送来的开始采样命令后,启动定时器开始采样;
当采集够256个点的数据后,停止所述定时器,并将数据保存到所述微控制器芯片内部的SRAM中,等待接收信号采集器的读取数据命令,收到所述命令后,通过与所述微控制器芯片的SPI接口相连的SI4432芯片发送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采集器,通过第二霍尔电流触感器采集互感器二次N600线分支上的电流信号,所述第二霍尔电流触感器的二次输出经过所述低通滤波器后,进入所述微控制器芯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器通过与所述微控制器芯片相连的SI4432芯片给所述信号发生器发送开始采样的命令后,所述信号采集器开始采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器采集足够256个点的数据后,停止所述定时器,并将数据保存到所述微控制器芯片的SRAM中。
6.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分析算法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实现,其特征在于:给信号发生器发送读取数据的命令,接收到信号发生器发送过来的256个采样数据后,设信号采集器采集到的256个点的数据为x(n),信号发生器发送过来的256个点的数据为y(n),按以下流程进行信号处理;
S1、按照每组64个点的数据,对采样序列x(n),y(n)分别进行多次奇异值分解;
令k=1,然后根据采样序列构造Hankel矩阵形式的Hk矩阵:
其中,Hak为近似矩阵,反映信号的主体成分;Hdk为细节矩阵,反映信号的细节成分,进而获得近似信号Ak和细节信号Dk;
其中,式中:
令k=k+1,Hk=Ak,重复上述过程,直至k=6,此时噪声分量已小;
S2、选取所述S1中获得的Dk中的第一奇异信号时刻为时间起点,然后根据所述时间起点在上一步所获得的Ak中选取64个数值,用于后续的相关分析;
S3、积距相关系数法计算
其中,M为相关信号记录长度,这里取64;x和y分别为信号向量;xm和ym分别为x和y向量的第m个元素;和分别为x和y的各个元素的平均值;
S4、为了解决两组数据采样不同步带来的误差,x向量不变,对y向量数据窗前向平移一个数据点,计算得到互相关系数Pij,对y向量做64次数据窗平移一个数据点,得到64个互相关系数Pij,选取最大的互相关系数Pij作为最后的判定依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多点接地故障判定分析算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相关系数Pij,它的取值区间为[-1,1];
+1表示两个信号100%正相关,-1表示两个信号100%负相关;
0表示零相关,也就是说两个信号完全独立,毫无关系;
如果这两组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大于0.8则认为信号采集器所在的支路发生了多点接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19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物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水蒸气保护的内热兰炭炉生产工艺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