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在线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9548.8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源异构 数据 资源 在线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在线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管理领域;所述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需求创建数据源层级目录;S2使用数据源的参数进行数据库连接,并将数据源注册到数据源目录中;S3创建数据资源目录注册数据表;S4将业务系统的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S5定时监控数据资源的数据指标;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数据管理方式的弊端,以逻辑性归集数据的方式,将数据资源注册到数据目录中,并基于数据目录进行资源共享,在达到实现数据归集、处理、展现、共享的同时,更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在线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建设,以及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自市场监管的数据,已经远超寻常,且这些数据往往来自多方的业务系统、不同的数据库类型。对来自多方、不同数据源的数据,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倾向于将数据从不同的业务系统中抽取出来,集中放置到同一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但是随着汇聚周期的增加,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数据量逐渐增大,导致归集数据库的存储要求不断变大,需要不断进行扩容。
查询速度及提供服务的速度变慢,用户使用体验变差。
新数据入库效率下降,入库时间变长可能会导致数据库锁表问题。新数据需要与已有数据进行对比,已有数据量越大,效率越低。
数据备份及数据迁移难度增大,维护成本可能超出预期。
除了上述问题,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将数据分门别类的存储,同样不易于维护,且不能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监控,不易于观察数据状态的变化。
故现发明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在线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在线管理方法及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在线管理方法,所述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根据需求创建数据源层级目录;
S2使用数据源的参数进行数据库连接,并将数据源注册到数据源目录中;
S3创建数据资源目录注册数据表;
S4将业务系统的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S5定时监控数据资源的数据指标。
所述S1根据需求创建数据源层级目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建立多层级目录进行目录编辑;
S102查看目录信息,设置数据源权限。
所述S4将业务系统的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的步骤如下:
S401从数据源中选择需要的数据资源进行注册;
S402存放到对应的数据资源目录中。
所述S5定时监控数据资源的数据指标的具体步骤如下:
S501选择系统中已经注册的数据资源进行定时监控;
S502获取资源不同时间的信息和状态,形成统计分析图表。
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在线管理系统,所述的系统具体包括目录创建模块、数据连接模块、目录注册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数据监控模块:
目录创建模块:根据需求创建数据源层级目录;
数据连接模块:使用数据源的参数进行数据库连接,并将数据源注册到数据源目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9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锁式消防机器人控制台
- 下一篇:一种瓦楞纸箱的贴标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