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征分组和多模型融合的对抗攻击防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9175.4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鸿玲;康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分组 模型 融合 对抗 攻击 防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特征分组和多模型融合的对抗攻击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对抗攻击算法生成对抗样本,加入到测试集中;
对训练集和所述测试集分别做数据预处理,形成网络流的特征向量;
对每个所述流进行特征分组;
采用多模型融合算法,进行恶意流量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对抗攻击算法生成对抗样本包括:
分析正常样本和恶意样本在待修改特征上的分布情况,将所述待修改的恶意样本的特征fi修改为正常样本的特征所在范围内;
根据各个特征的关系,修改与所述待修改的恶意样本的特征fi相关的其他特征,生成所述对抗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包括:
将所述流的原始特征中非数值特征转换为数值特征;
用一个唯一的标志来标识一个所述流;
筛选出能够识别所述恶意样本和正常样本的特征,得到特征集;
对所述特征集中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流进行特征分组包括:
将所述特征集分为3组,特征集F1、特征集F2、特征集F3,使得F1∪F2∪F3=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多模型融合算法,进行恶意流量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特征集F1、所述特征集F2、所述特征集F3,分别生成三个特征向量X1、X2、X3将所述三个特征向量分别送入到三个深度学习模型中;
将所述三个深度学习模型的学习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恶意流量检测模型;
利用所述恶意流量检测模型进行恶意流量检测;
其中,所述三个深度学习模型包括:模型1、模型2、模型3,所述模型1、所述模型2和所述模型3分别基于LSTM模型;
所述模型1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6,所述模型2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5,所述模型3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11;
所述模型1、所述模型2和所述模型3分别包括4个隐层,所述隐层的神经元的个数分别是20、60、80、90;
所述模型1、所述模型2和所述模型3分别包括一个输出层,具有1个神经元,为二元分类模型;
所述模型1、所述模型2和所述模型3的输入层和隐层的激活函数使用“tanh”,输出层的激活函数用“sigmoid”;
在训练阶段,所述三个深度学习模型分别使用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进行训练;
在测试阶段,所述三个深度学习模型分别给出测试结果,分别记为p1、p2、p3;
所述恶意流量检测模型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最终的检测结果;
p=avg(p1,p2,p3));
所述恶意流量检测模型在p大于等于0.5时,将流识别为恶意的;在p小于0.5时,将流识别为正常的。
6.一种基于特征分组和多模型融合的对抗攻击防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抗攻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对抗攻击算法生成对抗样本,加入到测试集中;
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训练集和所述测试集分别做数据预处理,形成网络流的特征向量;
特征分组模块,用于对每个所述流进行特征分组;
恶意流量检测模块,用于采用多模型融合算法,进行恶意流量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91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