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富水土石混合地层溜坍堆积体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8432.2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于京波;易定达;陈桥;李志军;张传军;刘广志;田治;朱安民;周毅;杨涛;史代宣;申紫阳;蒋佳运;向亮;郝刚刚;周广杰;常帅鹏;冯武超;齐敦祥;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水土 混合 地层 堆积 超前 支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富水土石混合地层溜坍堆积体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先对溜坍掌子面回填反压、搭设拱架、玻纤维锚杆施工、三层小导管施工和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工法施工溜坍段或隧道掌子面富水土石混合地层。本发明加固方法简单易操作、灵活多变、适用性强,可弥补传统超前支护加固方法的不足,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可有效保证施工过程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富水土石混合地层溜坍堆积体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铁路及各类隧道工程项目施工时, 富水土石混合地层中细砂状堆积体在溜塌过程中重力势能的作用下而具有一定的密实度,且含水量较大。堆积体加固后需具有一定的止水性能和强度,以确保后续开挖时的施工安全。传统堆积体加固方法包括单层注浆超前小导管、大管棚及WSS帷幕注浆。其分别存在以下缺点:
(1)单层小导管注浆加固,压力浆液主要沿松散薄弱部位注入,浆脉之间难形成骨架,堆积体加固效果有限;单层超前小导管刚度低,塌腔内灌喷砼自重作用下易变形失效。
(2)大管棚支护:刚度高、承载能力强,但因管径大、管体长,地层渗透范围注浆有限,加固效果不如小导管;需要扩大断面建工作室,施工周期长;在土石混合地层中成孔困难不适用。
(3)WSS帷幕注浆适应于粉细砂岩、泥岩、黄土、粉质黏土砂层、等低渗透性地层中隧道的堵水、止水、涌水涌砂的治理及隧道超前预加固,造价高且处理周期长,不适应土石混合软硬不均地层。
现有技术中暂无针对富水土石混合地层堆积体的超前支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富水土石混合地层溜坍堆积体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支护方式稳定性差、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富水土石混合地层溜坍堆积体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回填反压溜塌体并注浆回填塌腔部位,平整掌子面施工场地,并在隧道内轮廓紧贴隧道处搭设拱架作为作业平台,为施作玻纤维锚杆和超前小导管提供作业条件;
S2、玻纤维锚杆施工:
(1)钻孔:采用YT-28风钻成孔在撑子面上以梅花形布设钻孔,相邻钻孔之间相距1.2m,共打设15个钻孔;
(2)注浆:采用GZJB-Ⅲ型液压双液注浆泵向钻孔内注浆,注浆材料采用1:1水泥浆,注浆压力为0.5MPa;
(3)安设玻纤维锚杆:注浆结束后向钻孔内插入玻纤维锚杆,所述玻纤维锚杆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3.1m~3.8m;
S3、三层小导管施工:
(1)将第一层小导管从拱架上方向上倾斜打入到掌子面地层中;
(2)将第二层小导管从拱架内部向上倾斜打入到掌子面地层中;
(3)将第三层小导管从拱架下方水平打入到掌子面地层中;
(4)采用GZJB-Ⅲ型液压双液注浆泵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1~1.5MPa;
S4、分部开挖施工:
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工法施工溜坍段或隧道掌子面富水土石混合地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小导管和第二层小导管各布设11根;其中所述第一层小导管长3m、环向间距1.5m;所述第二层小导管长4m、环向间距1.5m,与第一层小导管呈梅花形布设。
优选的,所述第三层小导管布设12个根,长3.5m,环向间距1.5m。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小导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8°~35°。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小导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8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秸秆分级粉碎设备
- 下一篇:电缆挤出机头的校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