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7404.9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翁校新;刘锦宁;吴裕宙;尹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杜嘉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线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用于放置待检测的电线;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台的正上方,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测试位于所述检测机构正下方的所述电线是否发生破损;传输机构,用于将所述电线间歇式传送至所述检测机构的正下方以使得所述电线被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检测段;翻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所述翻转机构能够对所述电线进行翻转以实现对每个检测段内所述电线的多面检测;本发明将电线划分为多个检测段,利用传输机构将电线的每一个检测段一次输送至检测机构处,检测机构顺次对每一个检测段进行检测,翻转机构可以将电线翻转多个角度,从而实现电线的外周面的多点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在断线也就是内部铜丝断开后将无法进行正常的电流传输工作,在电线使用时间过长或是受到外来冲击力均有可能造成断线的现象,为了检测电线的那一部分线路断开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但是在找寻电线断线处的时候需要对电线的每一处都要进行检测,一般都是通过人为用电笔进行检测,对于较长的电线检测起来较为麻烦。
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式,对传输过程中的电线的直径进行检测,电线沿两个检测块之间的空隙通过,当发生断线或者电线的外表皮破损时,其断损位点的电线的直径变小,从而使得两个检测块之间的距离变小,通过监测检测块之间的距离可以对电线的断损处进行排查,然而电线的截面是圆形的,破损位点不定,两个检测块只能对电线的两个相对点的连线直径进行检测,可能会造成部分破损位点无法排查出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线检测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线损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用于放置待检测的电线;
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台的正上方,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测试位于所述检测机构正下方的所述电线是否发生破损;
传输机构,用于将所述电线间歇式传送至所述检测机构的正下方以使得所述电线被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检测段;
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间歇式夹紧座和定角度转动件;
所述间歇式夹紧座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所述间歇式夹紧座用于间歇性的夹紧所述电线;
所述定角度转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间歇式夹紧座在夹紧所述电线后进行固定角度的转动以实现对每个检测段内所述电线的多面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底托滑动轮和挤压传输轮;
所述底托滑动轮的两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且所述转动安装位点设置于所述底托滑动轮的圆心处,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
所述挤压传输轮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所述转动连接位点与所述挤压传输轮的圆心不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吊装在所述底托滑动轮的正上方,所述挤压传输轮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动力件;
所述底托滑动轮和所述挤压传输轮之间的空隙形成供所述电线穿过的通道,所述挤压传输轮与所述电线的外表面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间歇式夹紧座的外周等距开设有多条条状开口,相邻的两条条状开口之间形成圆弧状的过渡边;
所述定角度转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的转动盘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的驱动件,在所述转动盘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过渡边相契合的辅助圆盘,在所述转动盘的边缘处还设置有主动块;
在所述转动盘进行转动时,所述主动块能够进入所述条状开口内,在所述辅助圆盘正对所述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内凹的缺口以使得所述主动块能够驱动所述间歇式夹紧座进行间歇性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