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7367.1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9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廖宏军;冯建设;刘小双;叶佩玉;陈军;花霖;张建宇;王春洲;朱瑜鑫;姚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33 | 分类号: | H04L67/133;H04L67/56;H04L67/02;H04L67/10;G06F16/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高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老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数据 请求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各服务器的数据接口的地址;根据数据接口的地址和预设前端开发策略构建目标BFF接口;通过目标BFF接口将各前端组件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预设BFF服务层,以使预设BFF服务层根据数据请求信息反馈对应的开发数据;将开发数据发送至各前端组件,以实现多服务的数据请求;由于本发明是通过各服务器的数据接口的地址和预设前端开发策略构建的目标BFF接口和预设BFF服务层反馈与各前端组件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开发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各前端组件直接请求对应的服务器请求数据,能够有效提高请求多服务器数据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平台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强,而平台系统包括web端、IOS、安卓以及小程序等,而平台系统是通过开发技术手段实现的,目前,常用的开发技术是采用前后端分离开发的形式,即前后端独立开发,但是在模块开发结束后需要对前后端模块进行整合和调试,而在整合和调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前端开发工程师会经常需要同时面向多个服务器请求数据的情形,不同的平台前端界面往往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即使请求的数据均是多服务器的后台数据且操作方式存在重叠,但是界面完全不同,且多服务之间存在闭塞性和不连通性,导致在请求多服务器数据的耗时较长,且请求得到的数据的准确性较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请求多服务数据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方法,所述多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各服务器的数据接口,提取所述数据接口的地址;
根据所述数据接口的地址和预设前端开发策略构建目标BFF接口;
接收各前端组件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通过所述目标BFF接口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预设BFF服务层,以使所述预设BFF服务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反馈对应的开发数据;
接收所述预设BFF服务层反馈的开发数据,将所述开发数据发送至所述各前端组件,以实现多服务的数据请求。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接口的地址和预设前端开发策略构建目标BFF接口,包括:
提取所述数据接口的地址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所述数据接口的地址进行分类;
通过所述预设前端开发策略对分类后的地址构建目标BFF接口。
可选地,所述接收各前端组件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设入口文件、预设初始化文件以及预设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预设入口文件、预设初始化文件以及预设配置文件生成目标执行文件;
获取预设日志文件和预设中间件文件;
根据所述预设日志文件和预设中间件文件生成目标日志文件;
根据所述目标执行文件、目标日志文件、预设BFF函数以及预设CodeQL服务得到预设BFF服务层。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执行文件、目标日志文件以及预设BFF函数得到预设BFF服务层之前,还包括:
获取RPC远程请求协议和预设OSS文件;
根据所述预设OSS文件得到各服务器的临时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