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纺布原料热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5386.0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潘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鹿垣管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4 | 分类号: | D01D1/04;D01D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丁健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原料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原料热熔设备,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热熔箱,热熔箱中间设有支撑柱,热熔箱中间转动设置有位于支撑柱上端的旋转架,旋转架中间贯通设置有若干投料槽,旋转架内设有通过搅拌阻力感应物料熔融状态的搅拌机构,热熔箱内设有驱使旋转架旋转的驱动机构,旋转架内设有控制投料槽开放状态的投料机构,热熔箱中间环绕设置有电热模块,热熔箱底端设有排料通道与设置在排料通道内的出料机构,技术效果是由于物料处于熔融状态后易于搅拌且阻力减小,可根据该搅拌阻力的变化控制原料的投入与半成品的排出,实现自动进行熔融工作的功能,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原料热熔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纺布原料在加工时需要先经过高温熔融后才可进行喷丝形成无纺布,而现有的无纺布熔融设备不能便捷地检测无纺布原料熔融状态,无法根据熔融状态自动控制无纺布生产原料的投入与半成品的排出,通常需要人员手动控制原料的一次性投入与排出。
若需要设备能够持续性地对不断投入的原料进行熔融并持续排出半成品,则需要人员实时观察设备内部原料的熔融状态并控制设备的投料状态或排料状态,将会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布原料热熔设备,由于物料处于熔融状态后易于搅拌且阻力减小,可根据该搅拌阻力的变化控制原料的投入与半成品的排出,实现自动进行熔融工作的功能,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纺布原料热熔设备,包括热熔箱,热熔箱中间设有支撑柱,热熔箱中间转动设置有位于支撑柱上端的旋转架,旋转架中间设有支架,旋转架中间贯通设置有若干位于支架内侧的投料槽,旋转架内设有通过搅拌阻力感应物料熔融状态的搅拌机构,热熔箱内设有驱使旋转架旋转的驱动机构,旋转架内设有控制投料槽开放状态的投料机构,热熔箱中间环绕设置有电热模块,热熔箱底端设有排料通道与设置在排料通道内的出料机构,热熔箱上设有主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机构在搅拌处于熔融过程中的物料时将受到阻力,而物料处于完全熔融状态时对搅拌机构产生的阻力最小,即可根据所受阻力的大小感应物料的熔融状态,再控制投料机构与出料机构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智能控制无纺布原料的投料与出料动作,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实用性。
进一步设置:旋转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移动槽,搅拌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设置于移动槽内的移动架,移动架内端与移动槽内壁之间设有拉伸弹簧,移动槽底端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移动架内转动设置有支杆,支杆下端延伸至热熔箱内并设有搅拌组件,热熔箱上端设有驱使支杆自转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架处于旋转状态时将通过支杆上的搅拌组件搅拌物料,支杆在搅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将使移动架克服拉伸弹簧的弹力远离第一压力传感器,则当物料处于完全熔融状态时,移动架所受阻力最小并在拉伸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第一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从而实现感应物料熔融状态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杆下端的直筒,直筒上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板能够扩大支杆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搅拌效果,同时与物料充分接触的搅拌板使不同熔融状态的物料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移动的支杆施加不同大小的阻力,提高了实用性。
进一步设置:驱动组件包括嵌设于热熔箱上端的固定环,旋转架上设有位于移动槽上端的通槽,支杆上端通过通槽延伸至热熔箱上端并设有与固定环内端接触的摩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在随旋转的旋转架运动时,摩擦轮与固定环之间的摩擦力可使支杆自转,配合搅拌组件提高搅拌效果。
进一步设置: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撑柱内且上端与旋转架相连的传动轴,热熔箱下端设有驱动腔与设置在驱动腔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顶端与传动轴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鹿垣管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鹿垣管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铜酞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射频无线光接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