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纸基反应器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35356.X 申请日: 2021-10-22
公开(公告)号: CN113916876A 公开(公告)日: 2022-01-11
发明(设计)人: 刘猛;李伟明;程驰;常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78 分类号: G01N21/78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周媛媛;李馨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酮类 化合物 反应器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纸基反应器与应用,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所述纸基反应器包括检测区和疏水区,检测区上固定铝盐,检测区可以与黄酮类化合物发生颜色反应,产生络合物,通过对颜色的测定,实现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发明摆脱了对昂贵大型仪器的依赖、简化了检测分析流程,缩短了检测时间,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此外,在检测条件不足的地区可通过纸芯片实现黄酮类化合物的高通量、快速分析,具有便携、准确、检出限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纸基反应器与应用,属于分析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和抗衰老剂,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银杏叶、山楂叶、荷叶、花生壳、大豆、葡萄籽等。黄酮类化合物基本骨架包含两个芳香环A、B和杂环吡喃环C,羟基等取代基的存在使得黄酮表现出强抗氧化性,广泛用于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等(Molecules,2019,24(23):4335)。黄酮化合物还具有生物活性,能与多种酶相作用来调控生化反应,如人体细胞的氧化还原信号通路蛋白。由于其抗氧化、抗癌、心脏、肝脏、抗过敏、抗炎和抗病毒活性,黄酮类化合物被添加到许多生物活性膳食补充剂和一些药物制剂中(Fitoterapia,2011,82(4),513-523)。因此,需要用于测定植物、食物和生物体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简化分析方法。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主要包括色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其中色谱与光谱检测方法较为常用(陈春,2018.沙棘黄酮检测方法概述.山西林业科技,47(3),14-17)。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检测设备价格高昂、消耗流动相多、检测成本高。色谱法如薄层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也可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密检测,但都高度依赖复杂仪器和繁琐操作,难以普遍应用。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黄酮类化合物在特定波长短呈现明显的吸收峰,也可与铝盐发生颜色反应,生产红色或黄色络合物,通过紫外或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该法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成为测定植物、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常见方法之一。但是,此类方法依然需要借助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无法实现原位实时检测。开发操作更为简单,成本更为低廉的原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食(药)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成为了黄酮检测领域研究的重点。

微流控纸基分析器件(Microfluidic paper-based analytical devices,μPADs)简称为纸芯片,是将样品前处理、分离和检测等集中在一个厘米级别的微芯片上,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不依赖大型仪器、便携性好,可实现原位实时检测等优点(Sensors andActuators B Chemical,2015,209:399 406)。自2007年纸芯片概念提出后(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7,46:1318-1320),纸芯片检测技术在环境、医药、食品、化学和生物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综合上述背景,开发基于纸芯片的黄酮类化合物检测技术,可以摆脱对昂贵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依赖,通过简单的操作流程实现对黄酮的原位测定,能够显著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黄酮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纸芯片的便携式黄酮类化合物检测装置,通过智能手机即可定量测量,摆脱对传统昂贵检测设备的依赖,降低检测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纸基反应器,所述纸基反应器包括检测区和疏水区,检测区上固定铝盐,检测区可以与黄酮类化合物发生颜色反应,产生络合物,通过对颜色的测定,实现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铝盐包括三氯化铝。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纸基反应器包括矩形结构,检测区为位于矩形结构中心的圆形结构,其余部分为疏水区;所述纸基反应器包括一组检测区和疏水区或若干组检测区和疏水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