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4417.0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滨顺;杨骏;娄永录;戴继;刘晓阳;祖玲娜;张建;徐载强;徐利洪;刘汉钰;聂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居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29/045;E02D15/0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袁浩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专用 中埋式 橡胶 止水带 | ||
本发明公开了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包括平面型的止水带主体,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在变形缝中,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两端嵌入混凝土结构内部,所述止水带本体嵌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部分设置双面钢网,使得所述双面钢网与所述混凝土结构锚固连接。本发明中的止水带是根据地铁建筑工程的结构特性进行设计,其耐久性高,通过橡胶与钢网的组合能够很好地配合混凝土因温度应力发生的形变,杜绝因橡胶和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的变形差异造成橡胶和混凝土的握裹失效,防止产生缝隙造成漏水缺陷,实现理想的防渗漏水效果,解决现有中埋式止水带造成地铁工程变形缝的渗漏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背景技术
根据地铁地下建筑和地上建筑的设计要求,变形缝为常见结构。由于变形缝的边界条件复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完工的变形缝渗漏水现象普遍,后期补漏、维修等费用较高,维护效果差等,对地铁等地下结构运营效果与运营安全性影响极大。在现有技术中,根据规范要求,基本会采用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作为变形缝的主要防水措施。然而,现有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设计规范与国家标准均为过去用于铁路隧道及一些地下工程时所考虑产生的,并未针对地铁变形缝的特点进行考虑与设计,当现有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用于地铁工程变形缝时,其耐久性低、适应变形能力差、施工性能不理想,与地铁地面建筑(如车辆段)、地铁地下建筑结构适应性差,无法达到理想的防渗漏水效果,无法解决变形缝的渗漏水问题。具体的问题体现于:
1.在温度应力变化作用过程中,橡胶与混凝土变化幅度不同步,使得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形成错缝,最终导致漏水现象。地面建筑在日温度应力变化时,现有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差异高达十倍以上,在混凝土终凝过程中,混凝土变形度达3-12毫米,使得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产生错缝,形成渗水通道;地下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24-36小时达到最高温度后,整体转入降温阶段时,橡胶与混凝土之间的收缩幅度不同步,在混凝土与橡胶之间的握裹力未形成时,二者被拉开形成错缝,最终形成渗水通道。
2.现有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常使用平设的方式施工,在地铁工程中,该施工方式导致中埋式止水带模板一侧混凝土下方形成浇筑死角,导致止水带下方混凝土不能密实,降低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之间握裹力,形成新的渗水路径。
3.在地铁工程的车辆段超大平台部分,变形缝长度较大,需要将橡胶止水带拼接接长使用,现有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在接长时需要削平凸缝与圆环进行热熔焊接,接长质量较差。此外,此类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到平台二维十字缝连接困难,横向与纵向止水带的焊接质量可靠性低,遇到平台三维变形缝,现有的橡胶止水带因无法齐头焊接,导致无法实现封闭连接,直接造成在该三维结构中无法实现防水功能。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包括平面型的止水带主体,所述止水带主体的两侧设置双面钢网,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在变形缝中,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两端嵌入混凝土结构内部,使得所述双面钢网与所述混凝土结构锚固连接。
上述的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所述双面钢网为穿孔钢网或其他钢材型式,所述双面钢网牢固嵌入橡胶制的所述止水带主体中。
上述的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当所述变形缝设置在顶板结构或底板结构时,所述止水带主体两端翘起嵌入所述混凝土结构内部,所述双面钢网与设置在所述变形缝的部分所述止水带主体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主体两端带所述双面钢网的部分与所述止水带主体设置在所述变形缝中的部分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
上述的地铁专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主体沿着所述变形缝的构造方向的拉断伸长率大于等于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居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居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4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