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析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与积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2256.1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2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颖;余佳;曹莉;豆叶枝;何健;孔德洋;张悦清;许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析 农药 土壤 迁移 转化 积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与积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八种农药作为测试对象,并选取十种典型耕种土壤作为测试介质;S2、分别通过薄板层析试验、土柱淋溶试验、批量吸附‑解吸试验对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进行土壤中迁移规律的检测。解决了目前我国的农药污染较为严重,但对于各类农药和土壤理化性质与迁移性之间关系及影响的研究依旧欠缺的问题,利于土壤中农药污染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土壤污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与积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学合成农药;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它们都是有机合成农药;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油、乳膏、糊剂、胶体剂、熏蒸剂、熏烟剂、烟雾剂、颗粒剂、微粒剂及油剂等。
农药污染,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产物及杂质超过农药的最高残留限制而形成的污染现象。残留的农药对生物的毒性称为农药残毒,而保留在土壤中则可能形成对土壤、大气及地下水的污染。
农药污染已在许多国家造成公害。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DDT、狄氏剂、氯制剂等农药,并积极研制和生产低毒高效农药,同时讲究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大力提倡生物防治,保护益鸟、益虫,做到“以鸟治虫”、“以虫治虫”。
目前我国的农药污染较为严重,但对于各类农药和土壤理化性质与迁移性之间关系及影响的研究依旧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我国的农药污染较为严重,但对于各类农药和土壤理化性质与迁移性之间关系及影响的研究依旧欠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分析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与积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八种农药作为测试对象,并选取十种典型耕种土壤作为测试介质;
S2、通过高效液相吸附试验对在土壤pH值范围内可电离的农药进行迁移规律的检测,并通过各农药的模拟Koc值,得到logKoc与logKow和logSw的关系方程式;
S3、通过薄板层析试验、土柱淋溶试验对非离子型农药在六种典型土壤中迁移规律进行检测;
S4、通过薄板层析试验、土柱淋溶试验、批量吸附-解吸试验对pKa值高的离子型农药进行六种典型土壤中迁移规律的检测;
S5、通过吸附-解吸试验对平衡常数在土壤pH范围的离子型农药进行六种典型土壤中迁移规律的检测。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八种农药为:呋虫胺、噻虫嗪、咪唑乙烟酸、阿特拉津、环丙酰草胺、乙草胺、辛硫磷和毒死蜱。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十种典型耕种土壤为:东北黑土、安徽红壤、太湖水稻土、南京黄棕壤、杨凌娄土、云南红壤、紫土、陕西潮土、江西红壤、常熟乌杉土。
进一步地,步骤S2中,logKoc与logKow和logSw的关系方程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