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超低氮燃气热水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1342.0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秋生;郑家春;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燃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06 | 分类号: | F24H1/06;F24H1/08;F24H9/00;F24H9/25;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杨家坤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超低氮 燃气 热水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超低氮燃气热水炉,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固定有将箱体分成上下两个空腔的分隔板,且箱体一外侧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且与操控面板垂直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密封板,所述分隔板的的顶侧和箱体的内底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侧设置有模块化组合结构,所述模块化组合结构的一侧连接有烟气排放结构,所述模块化组合结构包括增压循环水泵、连接管、电磁控制阀、进水管、出水管、模块炉、中接管、燃烧器。本发明通过多个增压循环水泵相互配合使用的分级调节,在保证热水炉水压的同时,大大限制增压循环水泵了功率,防止增压循环水泵的资源浪费,且通过将该热水炉模块化处理,保证在维修时的持续供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超低氮燃气热水炉。
背景技术
热水锅炉包括电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及燃煤热水锅炉等,热水锅炉就是生产热水的锅炉,是指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它的热能(如电能、太阳能等)把水加热到额定温度的一种热能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定义的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
虽然热水炉种类繁多且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现有的热水炉大多配有一个或两个功率相同的增压循环水泵来保证热水炉的水压稳定,但是其供压功率难以改变,使得功率有时存在大量浪费,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不够环保;
2、现有的热水炉大多为一个整体,当内部一个组件发生损坏时,容易造成热水炉无法工作,且维修时需要对内部整体进行暂停工作,影响热水炉的供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超低氮燃气热水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超低氮燃气热水炉,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固定有将箱体分成上下两个空腔的分隔板,且箱体一外侧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且与操控面板垂直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密封板,所述分隔板的的顶侧和箱体的内底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侧设置有模块化组合结构,所述模块化组合结构的一侧连接有烟气排放结构;
所述模块化组合结构包括增压循环水泵、连接管、电磁控制阀、进水管、出水管、模块炉、中接管、燃烧器、回水管、压力表、回水电磁阀、烟气接管、燃烧室和冷水补水电磁阀,所述增压循环水泵设有多个,且其一端与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电磁控制阀和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模块炉设有多个,且并排固定于支撑板的顶端,所述模块炉与连接管通过中接管进行连通,且远离增压循环水泵的一个模块炉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电磁控制阀连接在增压循环水泵与连接管之间,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延伸至箱体的外侧,且出水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模块炉内部设置有燃烧室且燃烧室外侧固定有燃烧器,所述回水管连通在模块炉和中接管之间,所述压力表与回水电磁阀均和回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烟气接管连接在燃烧室的顶端,且延伸至模块炉外侧,所述冷水补水电磁阀连通在进水管与增压循环水泵之间。
优选的,所述烟气排放结构包括主管道、辅助排管、净化头、挡板和支撑块,所述主管道固定于箱体的内部,且其与各个烟气接管之间连通有排烟管,所述辅助排管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净化头固定于箱体的顶端,且其底端分别与主管道和辅助排管连通,所述支撑块固定于净化头的内侧,且挡板卡放于支撑块的顶侧。
优选的,所述净化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网,且活性炭网设置于挡板的底侧,所述挡板的表面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槽。
优选的,所述增压循环水泵设有多种功率代替传统的同种功率,且其底端与箱体内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开设有直径大于主管道的圆孔,且圆孔内侧固定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燃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燃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1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