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内窥镜成像系统及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2586.2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G02B26/00;A61B1/05;A61B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周涛;高燕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体 变焦 透镜 内窥镜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内窥镜成像系统,包括平台,所述平台顶部沿光路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玻璃透镜和液体透镜;所述平台内部设置有用于液体流动以驱动所述液体透镜内薄膜的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内窥镜成像系统的内窥镜。本发明光学系统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光学变焦的目的。双层平台不仅提供了精确定义的对准结构以便对光学元件进行精确对准,而且双层平台有内置的集成的流体通道以驱动可调谐液体透镜。因此,本发明光学系统性能突出的条件下,整个系统的尺寸更加小型化与集成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内窥镜成像系统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现代医学的一项关键技术,使临床医生能够接触到身体内部,能够对身体内部进行诊断调查,以及进行微创手术。现代临床使用的内窥镜探头结合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光学成像系统,用于对可疑病变区域进行可视化,直径在1.2毫米和3毫米之间,第二部分是一个管状通道,通常被称为工作通道。通过它可以插入额外的诊断工具或手术配件。成像系统与工作通道的结合使得医生能够从可疑区域提取组织样本以进行病理活检。因此,第一部分的光学成像系统是医用内窥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像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
为了便于病理诊断时所采用的内窥镜能够进行大视场搜索目标,而且又希望放大观察到细胞的状态。一般需要成像系统同时具有大视场视觉引导与高分辨显微成像功能。因此,如何在医用内窥镜中实现调焦、变焦是内窥镜发展的新要求。
但是现有内窥镜探头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定焦光学系统,而单一倍率的图像很难满足使用需求,结构复杂且尺寸偏大。例如公告号为CN210697582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胶囊内窥镜系统,包括胶囊内窥镜,数据接收仪以及图像工作站,所述胶囊内窥镜用于在被检体内自适应的进行采集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发射到数据接收仪,所述数据接收仪用于接收和存储胶囊内窥镜发射的图像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质量发出控制胶囊内窥镜是否工作的指令;所述图像工作站用于显示数据接收仪所接收的图像数据;
另外,市面上目前存在的变焦内窥镜利用可沿内窥镜光轴移动的移动镜头/镜头组,如公告号为CN209826645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内窥镜包括壳体、第一操作组件、插入部、基座及镜头模块。壳体包括第一容置空间。第一操作组件设置在壳体之一端并包括与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基座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并包括第二容置空间,插入部之另一端与基座相连接,插入部通过第一操作组件转动而带动基座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镜头模块设置在基座内并包括马达组件及影像感测组件。马达组件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间内并包括移动件,移动件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互对应设置。影像感测组件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间内并与马达组件相连接,影像感测组件包括固定件及设置于其内的影像传感器,固定件与第二开口相连接,影像感测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上述方案涉及复杂的大行程驱动机制,结构复杂且尺寸偏大,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内窥镜成像系统,体积小,无活动部件,静音,无需马达,对焦速度迅速。
一种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内窥镜成像系统,包括平台,所述平台顶部沿光路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玻璃透镜和液体透镜;所述平台内部设置有用于液体流动以驱动所述液体透镜内薄膜的通道。
本方案将可调谐液体透镜引入内窥镜光学系统中以实现光学变焦,加入玻璃透镜为了增大视场与校正像差。光学变焦内窥镜可以方便地从广角视角切换到特写视角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大大减少了操作过程中镜体的移动,以减少手术的复杂性和创伤的风险。此外,光学变焦内窥镜还使医生能够观察到放大的图像,以便进一步检查。这有别于采用电子或数字放大的标准内窥镜,后者只是放大了显示屏上的图像,但图像质量/分辨率却下降了。高倍率光学变焦内窥镜允许对一些异常组织进行具体的定性,其准确性足以推迟活检,以节省成本并提高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的主体沿光路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组件及直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MZI结构的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