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组件及直流接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2572.0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曹文宇;葛鑫龙;赵磊;徐艳春;宋文达;王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9/30;H01H50/16 |
代理公司: | 辽宁共智律师事务所 21260 | 代理人: | 张军贵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组件 直流 接触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组件及直流接触器,接触组件包括一个灭弧室组件、一个触头支持组件和一个衔铁组件,其中所述灭弧室组件含有两组主静触头以及两组辅助静触头,所述触头支持组件含有两个主动触头以及两个辅助动触头,所述主动触头、所述辅助动触头通过位移与所述主静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相接触、分离。本发明提供的接触组件及直流接触器内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间的开距大于所述辅助动触头与所述辅助静触头间的开距,在于直流接触器相配合后,在直流接触器工作过程中通过开距差使得所述辅助动触头与所述主动触头先接触,随着位移在短暂停留后所述辅助静触头与所述主动静触头相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组件及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普遍使用在以蓄电池做为能源的车辆上,控制车辆启动、调速等多个动作。传统的直流接触器主触头开距小于辅助触头开距,也即主回路先于辅助回路接通,无法利用辅助回路作为预充电回路选择。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
1. 多为(充气密封)单极直流接触器,现有预充电系统选择,缺点控制程序复杂;
2. 少有(充气密封)有极性双极直流接触器,不足:辅助回路后接通,或利用微动(行程)开关作为辅助回路,载流量不足;
3. 原有(传统)切换电容接触器,体积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组件,包括一个灭弧室组件、一个触头支持组件和一个衔铁组件,其中所述灭弧室组件含有两组主静触头以及两组辅助静触头,所述触头支持组件含有两个主动触头以及两个辅助动触头,所述主动触头、所述辅助动触头通过位移与所述主静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相接触、分离,进而实现直流接触器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间的开距大于所述辅助动触头与所述辅助静触头间的开距。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动触头、所述主静触头间的开距与所述辅助动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间的开距之差大于1.5mm。
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主静触头包括第一主静触头、第二主静触头、两个所述主动触头包括第一主动触头和第二主动触头,所述第一主静触头和所述第一主动触头组成正极主回路开关单元、所述第二主静触头和所述第二主动触头组成负极主回路开关单元;
两个所述辅助静触头包括第一辅助静触头和第二辅助静触头;两个所述辅助动触头包括第一辅助动触头和第二辅助动触头,所述第一辅助静触头与所述第一辅助动触头组成正极预充电回路开关单元、所述第二辅助静触头与第二辅助动触头连接组成负极预充电回路开关单元。
作为优选的,所述正极主回路开关单元与所述正极预充电回路开关单元同侧,所述负极主回路开关单元与所述负极预充电回路同开关单元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一个接触系统、两个永磁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上述的接触组件。
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组件及直流接触器,接触组件包括一个灭弧室组件、一个触头支持组件和一个衔铁组件,其中所述灭弧室组件含有两组主静触头以及两组辅助静触头,所述触头支持组件含有两个主动触头以及两个辅助动触头,所述主动触头、所述辅助动触头通过位移分别与所述主静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相接触、分离,进而实现直流接触器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间的开距大于所述辅助动触头与所述辅助静触头间的开距。本发明提供的接触组件及直流接触器内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间的开距大于所述辅助动触头与所述辅助静触头间的开距,在于直流接触器相配合后,在直流接触器工作过程中通过开距差使得所述辅助动触头与所述辅助静触头先接触,随着触头支持组件继续完成后续位移,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在数毫秒后相接触,用机械连通取代现有的电路控制方式,避免线路虚接、接触处接触不完全、程序运算控制卡顿导致的工作失效、甚至烧坏部件等问题,作为预充电系统的优选,载流量大,且体积小、成本偏低,降低故障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