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2035.6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郜伟强;郭建英;高鹏;石炜;苏瀚生;王兵;魏家军;汤紫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5/14;G01N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张奕轩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叶片 试验装置 | ||
1.一种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加热系统,用于对试样进行加热;
冷却系统,用于对试样进行冷却;
检测系统,用于对试样进行检测;
试样传送系统,用于试样在所述加热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和所述检测系统中的传送;
处理系统,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加热系统、所述冷却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和所述传送系统的工作数据,并生成所述试验传送系统的工作命令以控制所述试样传送系统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放置试样的试验舱和用于给试样加热的加热设备,所述试验舱外层设有保温层,所述试验舱上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于在试样进入和移出试验舱时控制试验舱舱门的开闭,所述保温层从内到外依次为保温棉、真空隔热层以及氧化锆反光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中的发热源在不同高度上分别呈阵列式布置,所述不同高度的发热源用于实现试验舱内轴向梯度温度场,所述阵列式布置用于实现试验舱内周向梯度温度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舱上设有观察窗及红外测温孔,所述红外测温孔用于通过红外热像仪对加热过程中的试样进行温度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风冷设备和水冷设备;所述风冷系统的入风口一端为圆形结构,另一端为扁平结构,所述扁平结构上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的方向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用于采集试验的表面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所采集的表面信息处理过程如下步骤:
S1:对图像处理设备分别采集到的第一次图像信息和第二次图像信息进行对比,若第一次图像信息和第二次图像信息相同,则试验继续,若第一次图像信息和第二次图形信息不同,则进行下一步;
S2:对第二次图像信息与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对比,若数据库中包括与第二次图像信息相同的试验裂纹图像信息,则判断为试样有裂纹,处理系统发出停机命令并记录试验结果,所述试验结果包括裂纹的长度、出现裂纹的循环数以及裂纹的形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传送系统包括用于固定试样的夹具、用于改变试样高度的升降机构和用于在所述装置内移动的滑轨,所述夹具内设有冷却通道,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加热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和所述检测系统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传送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试样质量的质量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夹具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轮叶片热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上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端压紧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通过设置在试样两端的螺栓固定在试样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0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