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的一体式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20517.8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丁华伟;谢玉琼;孟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铁路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张小娟 |
| 地址: | 61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跨座式 单轨 体式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的一体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尾缆、固定支架和被探物,其中:传感器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跨座式单轨梁侧面,传感器尾缆一端与传感器连接,一端与处理设备进行连接,所述被探物固定在列车车体上,且所述被探物与所述传感器在垂直面平行,所述被探物与所述传感器均位于列车车体和跨座式单轨梁围绕形成的空间内,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探测距离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的一体式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跨座式单轨系统中,因车轮都采用橡胶轮,只有稳定轮上的安全轮为金属,可直接供电磁传感器进行检测。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在稳定轮上下两侧分别安装发送和接收传感器对稳定轮进行检测,然后实现列车定位,而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空车、满载、走行轮爆胎、走行轮脱胶、架构着陆及车辆本身晃动等多工况下,稳定轮上下移动幅度较大,要求发送和接收传感器间距较大,同时传感器离受电弓近,易受干扰,传感器设备稳定性受到诸多限制,轨道旁还需电子检测单元,跨座式单轨多为高架,使用维护不方便。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的一体式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跨座式单轨系统中传感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出来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的一体式传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的一体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尾缆、固定支架和被探物,其中:
传感器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跨座式单轨梁侧面,传感器尾缆一端与传感器连接,一端与处理设备进行连接,所述被探物固定在列车车体上,且所述被探物与所述传感器在垂直面平行,所述被探物与所述传感器均位于列车车体和跨座式单轨梁围绕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靠近被探物的一面设置有励磁线圈和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的侧面与传感器靠近被探物的一面处于同一面,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端面与传感器靠近被探物的一面处于同一面,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在励磁线圈两侧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励磁线圈为直径0.7mm的漆包线缠绕在直径为25mm,长度为60mm的磁芯上组成,其中所述励磁线圈的匝数为50匝。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均为直径0.3mm的漆包线绕制而成的空心线圈,每一个感应线圈的直径均为25mm,长度均为40mm,匝数均为350匝。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内部还设有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上具体包括第一电路单元、第二电路单元、第三电路单元、供电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告警电路、输出放大电路和隔离输出电路;
所述第一电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选频电路、第一鉴相电路、第一鉴幅电路和第一逻辑处理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单元还包括第一灵敏度调节电路,所述第一逻辑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灵敏度调节电路和输出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选频电路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选频电路、第二鉴相电路、第二鉴幅电路和第二逻辑处理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单元还包括第二灵敏度调节电路,所述第二逻辑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灵敏度调节电路和所述输出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选频电路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连接;
所述第三电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发送振荡电路、发送放大电路和发送谐振电路,所述发送谐振电路与所述励磁线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铁路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铁路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0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