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状构筑物施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6715.7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如建;刘圣靠;张浩;崔健鑫;魏尚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3/24;E04G5/00;E04G5/16;E04G21/1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欣欣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筑物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状构筑物施工装置,包括模板组件、脚手架和提升机构;其中,所述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绑扎好的筒壁钢筋网内外侧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浇筑筒壁混凝土的浇筑空间;所述脚手架搭设在筒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其包括多个立杆和多个水平杆,多个所述立杆之间通过多个水平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提升机构布设在所述脚手架的上部,且各个所述提升机构的提升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上。该筒状构筑物施工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减少了施工作业量,节省了施工成本,能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筒状构筑物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高耸筒状构筑物不断建造,高耸筒状构筑物具有占地面积小、高度大的特点,其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传统的筒状构筑物施工,其模板及操作平台制作复杂,自重较大,通常采用大型吊车将模板逐层转运,大大消耗了吊车的工时。另外有采用模板提升的方式进行逐层施工,但是模板提升一般是在筒状结构内安装塔架作为模板提升支架;或者采用液压装置提升模板,但是液压提升装置复杂,施工不便,施工成本高,施工时安全隐患也较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状构筑物施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构筑物施工装置,包括模板组件、脚手架和提升机构;其中,
所述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绑扎好的筒壁钢筋网内外侧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浇筑筒壁混凝土的浇筑空间;
所述脚手架搭设在筒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其包括多个立杆和多个水平杆,多个所述立杆之间通过多个水平杆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提升机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提升机构布设在所述脚手架的上部,且各个所述提升机构的提升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上。
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为倒链,所述倒链的上挂钩连接在所述脚手架上部的水平杆上,所述倒链的吊钩连接在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上。
优选地,所述内模板的顶部以及所述外模板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固定吊耳,所述内模板与所述外模板相对应的两个固定吊耳上连接有吊具,所述提升机构的提升端通过所述吊具与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吊具包括起吊挂板、横梁以及两组吊装耳板组,两组所述吊装耳板组和所述起吊挂板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上下两侧,所述起吊挂板设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两组所述吊装耳板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两端;
每组所述吊装耳板组包括两个吊装耳板,每组所述吊装耳板组中的两个吊装耳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固定吊耳的厚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内模板包括多个内模板单元,多个所述内模板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筒状结构;
所述外模板包括多个外模板单元,多个所述外模板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筒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模板单元的两端以及所述外模板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模板单元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模板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螺栓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彼此相背的一侧分别设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包括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两个相邻的所述横向加劲肋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相邻的所述纵向加劲肋之间的间距均为500~700mm。
优选地,所述脚手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之间的间距为1m~1.2m,相邻的两个所述水平杆之间的间距为1.3~1.7m。
优选地,所述脚手架下部的水平杆的端部抵接在已浇筑好的筒壁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6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