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污染溯源扩散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5261.1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袁子龙;郭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污染 溯源 扩散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溯源扩散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大气污染溯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环境敏感点和环境敏感点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确定污染源,污染源包括全排放污染源和部分排放污染源;计算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污染源预设高度处的排放源强;基于污染源的局地气象数据、污染源所处城市探空气象数据和城市地形数据,根据排放源强,通过CALPUFF模型得到环境敏感点总落地浓度;根据环境敏感点总落地浓度,通过高斯扩散模型,确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敏感点的排放贡献率。本申请能够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的空间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气污染溯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气污染溯源扩散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大气污染扩散分析方法,基于工业园区中部署的环境监测设备上传的检测数据,能够实现以污染排放企业为溯源对象,实现工业园区范围内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实时动态溯源,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平扩散的动态溯源,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污染排放企业排放的污染气体存在竖直方向的扩散,因此现有大气污染扩散分析方法无法较精准地对排放企业进行动态监测,不易管控工业园区中排放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浓度。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的空间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溯源扩散分析方法及装置。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溯源扩散分析方法,包括:
根据环境敏感点和环境敏感点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确定污染源,所述污染源包括全排放污染源和部分排放污染源;
计算所述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所述污染源预设高度处的排放源强;
基于污染源的局地气象数据、污染源所处城市探空气象数据和城市地形数据,根据所述排放源强,通过CALPUFF模型得到环境敏感点总落地浓度;
根据所述环境敏感点总落地浓度,通过高斯扩散模型,确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敏感点的排放贡献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根据主导风向筛选出对环境敏感点造成污染的污染源,污染源可以是工业园区或排放企业,通过计算出工业园区中排放企业在预设高度处的排放源强,再将计算出的排放源强以及其他数据带入CALPUFF模型,即可获得排放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从不同高度处落到环境敏感点的落地浓度,从而实现了对污染物竖直方向扩散的检测,提高了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的空间精度,通过高斯扩散模型,还能计算出每个排放企业或工业园区对环境敏感点污染浓度的影响值。
优选的,所述根据环境敏感点和环境敏感点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确定污染源包括:
以所述环境敏感点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为中轴线,分别向左偏移第一预设角度、向右偏移第二预设角度确定污染源范围;
采集所述污染源范围内排放企业的边界信息,并根据所述边界信息确定所述污染源范围内排放企业为所述全排放污染源或所述部分排放污染源。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边界信息确定所述污染源范围内排放企业为所述全排放污染源或所述部分排放污染源包括:
根据所述边界信息确定所述污染源范围内排放企业的边界落在所述污染源范围内的数量;
若所述污染源范围内排放企业的边界落在所述污染源范围内的数量超过边界总数量的一半,则将所述排放企业作为所述全排放污染源;
若所述污染源范围内排放企业的边界落在所述污染源范围内的数量不超过边界总数量的一半且大于0,则将所述排放企业作为所述部分排放污染源。
优选的,所述计算所述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所述污染源预设高度处的排放源强包括:
若所述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方式为无组织排放,则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排放源强:
q=Q/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5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