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轻质白油及增产BTX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15204.3 申请日: 2021-10-19
公开(公告)号: CN115992014A 公开(公告)日: 2023-04-21
发明(设计)人: 高思亮;赵广乐;唐文成;田龙胜;赵明;郄思远;庞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0G67/04 分类号: C10G67/04
代理公司: 北京正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9 代理人: 于宝庆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轻质白油 增产 btx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轻质白油及增产BTX(苯‑甲苯‑二甲苯)的方法,采用常一线原料,通过加氢精制‑重芳烃抽提‑重芳烃轻质化组合工艺得到质量收率高于90%、芳烃质量分数小于0.2%的轻质白油产品;重芳烃抽提所得的抽出油经溶剂回收后进入轻质化反应器进一步转化为BTX。抽提溶剂对重芳烃选择性好,且沸点高于280℃,易于回收。该方法可实现原油加工与芳烃生产结合,得到轻质白油产品的同时增产BTX,将常一线原料最大量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白油及增产BTX(Benzene-Toluene-Xylene,苯-甲苯-二甲苯)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加氢精制-重芳烃抽提-重芳烃轻质化组合工艺生产轻质白油及增产BTX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油,又称石蜡油、白色油、矿物油,是经深度加氢精制去除润滑油馏分中不饱和烃和非烃类杂质而得到的一类无色、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的石油产品。白油主要是饱和环烷烃和链烷烃的混合物,属轻质润滑油馏分。按用途和精制深度不同,白油可分为工业级、化妆品级、食品级和医药级白油等类别。其中食品级和医药级白油的精制程度最深。

白油生产过程主要是基础油脱除硫氮、芳烃及其他杂质的过程。其中,加氢法生产白油工艺是将原料中的杂环及芳烃转化为有用的组分,并脱除其中的杂质,因其具有无污染、收率高、原料来源广泛、产品品种齐全、可加工高粘度白油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然而,由于白油产品对芳烃含量的限制极其严格,芳烃的加氢受热力学平衡限制难以在高温下进行,故而使用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生产白油时要采用较高的压力,产品收率约为85%。对于芳烃含量较高的润滑油基础油原料,一般要经过两段加氢才可获得食品级和医药级白油。

CN1362486A公开了一种加氢法生产食品级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统的加氢法生产白油的工艺过程中采用层装催化剂体系,这种层装催化剂体系为脱硫剂和还原态镍催化剂,该方法在一个加氢反应器分4个催化剂床层,从上到下为A床层:脱硫剂,B床层:还原态镍催化剂,C床层:脱硫剂,D床层:还原态镍催化剂;加氢工艺条件为:压力8.0MPa~20.0MPa,反应温度为150~300℃;体积空速0.1~1.5h-1,氢油体积比为100~1500:1。该方法要求原料中芳烃含量不超过10质量%,硫含量小于50ppm,最好是小于30ppm;氮含量小于10ppm,最好是小于5ppm。

CN104560179A公开了通过加氢改质-加氢精制-芳烃抽提组合工艺生产白油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劣质柴油作为原料,终馏点为330℃~400℃,从芳烃抽提单元得到的抽余油即为白油产品,抽出油进入催化裂化单元。然而抽提单元所选溶剂为环丁砜(沸点285℃)、四乙二醇醚(沸点335℃),溶剂沸点低于原料芳烃沸点,或与之重叠,使得其很难通过常规的芳烃抽提工艺回收溶剂。并且,该方法也公开所得白油中的芳烃含量。

CN111378504A公开了一种煤制白油的无害化精制方法,先将煤制粗白油经过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之后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得到加氢产物,将加氢产物换热后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精制反应,反应后的产物经过冷却分离对固态废渣回收利用,对气态产物进行冷凝得到精制白油。催化加氢反应温度为350~370℃,压力15MPa~22MPa,质量空速为0.8h~2h-1,氢油比650~850;加氢精制反应温度为160~260℃,质量空速为2.5~3.0h-1,压力15MPa~22MPa,氢油比200~600。该方法操作压力高,氢耗高,并且也未明确公开所得精制白油的产品指标。

由此可见,目前加氢法生产工业白油存在对原料要求高、操作条件苛刻等问题;而采用加氢与抽提的组合工艺,存在抽提工艺与原料不匹配,抽出油如何再加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原料要求不高、操作条件简单、高附加地利用抽出油且低能耗地获得轻质白油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5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